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p1187 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逮得一切佛平等性者:显示世尊得一切佛相似事业殊胜功德。谓证诸...(喻)大海之水面映现森罗之万象,以之比喻菩萨之三昧,含藏一切诸法,是名海印三昧。...(术语)佛三身中法身报身之二身也。...行事钞·通辨羯磨篇:“问:‘得对尼等四众及以白衣作法不?’答:‘不得也。律令至不见不闻处,方作羯磨;除所为作...谓造恶众生,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善根皆悉消灭,一切业障同时增长,所以一障则一切障。 p77...唐代三阶教僧。于则天武后景龙元年(707)着伪经“佛说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一卷,该书系以南北朝时流行之像法决疑...(人名)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袆。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三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杂语)僧徒和乐之园林。又禅院之丛林,丛森譬众之多。...提举点检之意。为禅林掌理常住金谷之职称。即库司知事之外,司会计之职务。原为宋朝官职之名。[劫修百丈清规卷三迁...【一切种子识】 p0007 瑜伽一卷六页云: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又二...指石造之象,或象所化之石。据大明一统志载,象庄位于河南府,有石象,乃东汉时西僧以象驮经来洛阳,后化为石者。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劝发菩提心文...无量义经...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因此,若能做到烦恼不生起,便不用著意于修行的细节...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能认真的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然而,人世间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经济,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首先都还要提高自身素质...
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五类: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善于诵经的为经师,善于持戒的为律师,善于论...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
要改变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严经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就是教我们去判定真跟妄,经中判定真妄有两个方向:第一个从...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丰盛,也不如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哪怕生活条件拮据,也...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 大安法师答: 有些事情没有达到预...
百丈净悟禅师
【五灯会元】
临安府百丈庆善院净悟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问谁?」曰:「特问和尚。」师曰:「鹞子过新罗。」上堂:「说则摇唇,行则动脚。直饶不说不行时,错!错!」拍禅床下座。
上篇:妙峰如璨禅师 | 下篇:善权慧泰禅师 |
【四一分常论】 p0447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四页云:四一分常论者:一、从梵世殁,来生此间。由得宿住随念通故...
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大海印
法报
羯磨不得对余众及白衣作
一障一切障
师利
玄奘
禅林
提点
一切种子识
石象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比丘的五类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对立心强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