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五所欲造成之忧患痛苦。内容叙述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逢诸外...1、众水入海,则为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则皆为一味如大海,故云海众。 2、(喻)众僧或人数很多。往生要集说:清净...梵语 sthāpanīya-vyākarana,巴利语 thapanīya-vyākarana。四记之一。又作舍置记、默然记、止记论。指对于所问...【摩揭陀国】 p1335 西域记三卷十五页云:摩揭陀国无懮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一百年,命世君临,威被殊俗。深信三宝...【部多与求有二种有情差别】 p1035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八页云:问:此经所说部多求有二种有情,云何差别?答:住...(一)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唐代曹山本寂禅师(840~901)开示学人之三种方法。堕,即自由无碍之意。(一)披毛戴角之沙门堕,又作类堕,即投身迷...(术语)两足加于两 ,谓之结跏趺坐,又曰全跏坐。一足加于一 ,谓之半跏趺坐,半跏趺。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坐。半...半遮罗,梵名 Pācāla。又称般遮罗大将、密严大将、教令使、般遮罗旃陀(梵 Pācāla-canda,意译为五可畏)、般遮...(Burgess, James; 1832~1917)研究古印度之英国学者。初学建筑,一八五五年渡海至印度,任加尔各答大学、孟买大学...【诸欲自相】 p1345 瑜伽三十三卷三页云:云何寻思诸欲自相?谓正寻思此为烦恼欲,此为事欲。此复三种。谓顺乐受处...(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长期患肾疾...
历史上的中国禅者,僧,我特钦佩慧能;俗,则是傅翕。这傅大士,有一偈,未出家时,便令我痴迷。 偈曰:空手把锄头...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约因来说,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激扬生死凡夫,...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也是个新题目,要讲好这个题目并不容易,同时这个题目恐怕永...问: 临终不论什么情况,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往生的条件问题。往生的条件乃...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我们不可能百依百顺,不管是怎么样都会自我保护。怎样算是恒顺...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怎么能往生到出离三界的西方净土呢? 佛慧法师答: 我们生...
妙峰如璨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妙峰如璨禅师,上堂:「今朝是如来降生之节,天下缁流,莫不以香汤灌沐,共报洪恩。为甚么教中却道,如来者无所从来?既是无所从来,不知降生底是谁?试请道看。若道得,其恩自报。若道不得,明年四月八,还是蓦头浇。」
上篇:上蓝光寂禅师 | 下篇:百丈净悟禅师 |
【三种转依】 p0178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无间转依者:谓已证得无学道者,所有三种转依。何等为三?谓心转依,道转...
所欲致患经
大海众
默置记
摩揭陀国
部多与求有二种有情差别
圆融
曹山三种堕
半跏趺坐
半遮罗大将
巴杰士
诸欲自相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人生的自在,就在于去留自便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生活禅与禅生活
大安法师:临终昏迷是否能往生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