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梵语曰誐罗娑他Gṛhastha,言在家之人也。...(人名)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母云末利,译为鬘。夫人之梵名尸利摩罗Mālyaśṛl,尸利,译曰胜。摩罗,译曰鬘。嫁...【永弃舍】 p0495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三页云:永弃舍者:诸缠断故。...(杂语)十二摩多是女身,表三昧也。...又作至那。据翻译名义集卷三脂那条载,“脂那”一词,凡有二义:(一)指“支那”,意即文物国,乃赞美此方为衣冠文物...【业种子】 即是业果的种子,为‘名言种子’的对称。又称业习气、异熟习气、有支习气,略称业种。即第六识善恶思业...即借别教之法门以显明通教之义理。乃天台宗判释经论中名义相违之文时所用之方法。如经论之文中,载有“界内三乘行人...【弗把提】 此云天华。...【王所作谛思善顺仪则】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王所作谛思善顺仪则?谓有国王,性能究察,能审究察,性...谓酬报因行功德而感得果报。三身中之报身即为酬因感果之身。(参阅“三身”555、“因果”2293) p5686...华严经疏云二戒: 一、随相戒 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由此可知,欲求是障碍我们纯净,提升的挡路墙。 佛...
有些念佛同修,平时也发愿求往生。一旦检查是癌症,便改念药师佛,求消灾延寿。有的就先念观音菩萨,求救命,到最后...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我们有情世界皆为无常,人生百年,弹指...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是知圣人之心。以慈为本。 经云。孝名为戒。斯则...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别的,有一次妻子喊他名字,他没听到,情急之下妻子就喊他秃子...
华严字母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已成为佛教梵呗的一颗明珠,堪称东方文明最完美的歌乐之一。是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的一...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
崇梵余禅师
【五灯会元】
建州崇梵余禅师,僧问:「临济喝少遇知音,德山棒难逢作者。和尚今日作么生?」师曰:「山僧被你一问,直得退身三步,脊背汗流。」曰:「作家宗师,今日遭遇。」师曰:「一语伤人,千刀搅腹。」僧以手画一画曰:「争奈这个何?」师曰:「草贼大败。」问:「恁么来底人,师还接否?」师曰:「孤峰无宿客。」曰:「不恁么来底人,师还接否?」师曰:「滩峻不留船。」曰:「恁么不恁么则且置,穿过髑髅一句作么生?」师曰:「堪笑亦堪悲。」上堂:「直须向黑豆未生芽时构取。」良久,召大众曰:「剑去远矣。」
上篇:天童澹交禅师 | 下篇:慈云修慧禅师 |
(一)禅林用语。原为俱舍论卷十一所载,南赡部洲之北,三处地方各有三重黑山,其地闇黑,为恶鬼栖止之处;于禅林中转...
俗人
胜鬘夫人
永弃舍
十二三昧声
脂那
业种子
名别义通
弗把提
王所作谛思善顺仪则
酬因感果
随离二戒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欲到无求品自高

念佛求往生不应怕死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