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名)菩提道场也。华严经一曰: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梵名 Buddha-gayā。又称菩提道场(梵 Bodhi-manda)、佛陀伽耶、摩诃菩提(梵 Mahā-bodhi)、菩提场。为佛陀成正...【调御士】 p1338 法蕴足论二卷五页云:调御士者:谓佛世尊,略以三种巧调御事,调御一切所化有情。一、于一类,一...【五苦】 p0251 瑜伽四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有五苦。一、贪欲缠缘苦。二、瞋恚缠缘苦。三、惛沉睡眠缠缘苦。四、掉举...法相宗所立,指一切万有,唯识所变,乃非有非空之中道。遍计所执者,以情有故为非空,以理无故为非有;依他起性者,...(杂语)Praśākha,托胎后第五七日之名。见钵罗奢佉条。...羯磨疏·诸众自恣篇:“年腊高远,名为长老。”(业疏记卷二一·二一·二○)...【爱支】 p1201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谓缘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诸业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复...(杂语)谓非由彼请,而鉴其机为说利益之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术语)约于所观境界之唯识。五种唯识之一。法苑义林章一曰:一境唯识,阿毗达磨经云:鬼与傍生,人与天,各随其所...【不犯】 p031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不犯者:不由失念而现行故。...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系的梦。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梦本来不值一谈,但大师的梦却与...佛陀在舍卫国说法的时候,感化了一位青年发心跟随佛陀出家、修持。五年以后,年轻的比丘得到佛陀的许可,独自一人离...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有一位老婆婆,家境十分贫穷,仅有的财产就是一条毛毯。有一天,好不容易出现了阳光,老婆婆立刻将毛毯取出来晒;她...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这只两头鸟,为了自己的安全,白天在一起进食,到了夜晚则轮流守护,一头如果...一、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遗,...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
宝严叔芝禅师
【五灯会元】
越州宝严叔芝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土身木骨。」曰:「意旨如何?」师曰:「五彩金装。」曰:「恁么则顶礼去也。」师曰:「天台榔栗。」
上篇:天童怀清禅师 | 下篇:五祖秀禅师 |
【能熟解脱慧之成熟】 p0897 瑜伽二十五卷五页云:云何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谓毗钵舍那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奢...
菩提场
菩提伽耶
调御士
五苦
唯识中道
婆罗舍佉
长老
爱支
不请法
境唯识
不犯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
烧香作炭

研读经教时,需要注意什么
贼计状元才
两头鸟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净土法门修行的第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