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六境】 指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黑白四业】 指四种不同的业果报应。依业的善与不善来分:一、黑黑异熟业,又作黑黑业。此为欲界的不善业,以其因...不动,梵名 Acala,音译阿遮罗。又作不动金刚明王、不动使者、无动尊、无动尊菩萨。为密教五大明王、八大明王之主...【失念心所】 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失念即是遗忘,心意散乱,对于所修善法不能明...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真谛,梵语 paramārtha-satya,巴利语 paramattha-sacca,又...弘大的誓愿。无量寿经说: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凡三卷。宋代灵芝元照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疏。略称新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本书为观无量寿佛经之注释书。上卷...(术语)法轮之异名。佛之说法清净,故名梵轮。又佛之四梵行心(四无量心)之说,故名梵轮。又佛初成道时,梵天王来...(菩萨)显教之普贤菩萨,密教谓之普贤金刚萨埵,持三股之金刚杵,密号曰真如金刚,称曰示现金刚。...(经名)二卷,失译。有千一百二十佛之名。...梵语 āmala。即阿摩勒树。又作庵摩洛迦树。果实初食味苦涩,后转甘美。毗奈耶杂事卷一所载余甘子之夹注谓(大二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有意思,天天都得听那些恭维的话,听来听去都一样,实...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身份,而我等乃是生死业力凡夫,身心所感诸事不顺,苦恼不已。...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都是无常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灭。 这一句话,会觉悟到很多:不...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曾向释尊提问:该用人间的食物还是天界的妙食来供养佛陀呢?释...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道,不是很困难。你要悟入究竟解脱,也不是很困难。唯嫌拣择,...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师答: 听话就能改!当你没有吃,没有穿的时候,看你还怎么计...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生中成为亲友的,因缘散了以后,这种关系就消失了。 其实佛教...
丫山宗盛禅师
【五灯会元】
虔州丫山宗盛禅师,上堂:「钟声清,鼓声响,早晚相闻休妄想。荐得徒劳别问津,莫道山僧无伎俩。咄!」
上篇:东平洪教禅师 | 下篇:莲华峰祥庵主 |
(杂语)安乐集下曰:净度菩萨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起恶得十生恶身...
六境
黑白四业
不动明王
失念心所
二谛
弘誓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梵轮
普贤金刚萨埵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余甘子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此日不复,寸阴尺宝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浅讲《信心铭》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