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大的誓愿。无量寿经说:“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书名)具名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决。一卷,说数息观之法。...【静】 p13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二静行相?谓于永断众苦静中,正观行相。 二解 如四行了灭谛相...(术语)去恶而取善也。大阿弥陀经上曰:昙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中诸天人民之善恶...【第八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问:已入第八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界作意,...(譬喻)剧毒之蛇。以譬烦恼之毒。略说戒经曰: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当速除之。...又作真生二门。大乘起信论说明众生之如来藏心时,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二门;心真如门系从众生心之本体方面而说明...(菩萨)Nīlavajra,译曰青金刚。陀罗尼集经四曰:尼罗婆陀罗,唐云青金刚也。...(仪式)以华配赋也。慈恩传二曰:法师至,诸德起来,相慰讫,各各还就坐。令一僧擎鲜华一盘来,授法师。法师受已,...婆珊婆演底,梵名 Vāsanta-va-yanti。又作婆伞多婆演底神、婆罗婆萨那神、婆娑婆陀神、跋僧多神。意译春和神、春生...【三自性与相等五法相摄】 p0223 瑜伽七十四卷一页云:问:三种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法性】 指诸法的真实体性,亦即宇宙间一切现象所具有真实不变的本性。此又作真如法性,亦为真如的异称。法性是万...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定境的浅深,有四种差别。所以古人说:禅中无欲,欲中无禅。只要你心中还有欲望,你就进不了禅定了。这个禅定的浅深...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思考一些有关老年的问题,思有所得,认为老年人应当追求五种境...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聪明者,多多皆欲做大通家,冀在稠人广众中宣说,并留其手笔以示后世...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气哼哼的说:自从他信了佛以后,什么家务活也不干,就知道烧香...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就叫娑婆世界。所谓娑婆世界就...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来抽签问姻缘,都是下下签。后来去了普陀山,回来不到一月,就...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腑之言,出自北宋宰相张商英之口。张商英(10431121年),四川...
弘誓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弘经三轨 | 下篇:弘誓铠 |
(杂语)浇者薄,季者末,谓末世之行德浮薄也。...
禅门口决
静
选择
第八地菩萨相
黑蚖
起信二门
尼罗婆陀罗
行华
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三自性与相等五法相摄
法性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