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名数)一苦苦,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二坏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三行苦,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见俱舍...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名数)如来之二种色身,如实色身(报身),化色身(应身)是也。...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华严经中譬智慧为母,布施为乳母,持戒为养母,忍辱为庄严...论庄严者,谓依论正理而发论端深为善美,名论庄严。此复六种,一善自他宗、二言音圆满、三无畏、四辩才、五敦肃、六...梵语 dā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 daksinā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贝*亲])、大...(术语)念佛往生弥陀净土之人,皆在莲华内而生,恰如母胎,故曰莲胎。莲宗宝鉴八曰:当生净土,入彼莲胎,受诸快乐...(杂语)眼等五根败坏而不为用也。维摩经佛道品曰: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闻诸断结者,于佛法中无所复...梵名 Ratnāvalī(宝花环之意)。全一卷。龙树着,陈代真谛译(557~569)。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计分五品,...【五苦】 五苦指五种苦恼,而经论所载诸多异说,如《五苦章句经》所举的五趣之苦,为:诸天苦,一切天人皆受生老病...亦名:在俗从非亲尼取食戒制意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提舍尼一)在俗从非亲尼取食戒。大僧上尊,尼是下众;仰重...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起来,组成有纪律有精神的僧团,共同卫护三宝,使三宝久住于...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当一个法师,说起来也很不容易。第一必须与众生有缘,讲出话来能契理契机,人们都爱听,听...从前有一个人,家境贫穷,而且债台高筑,因无力偿还,便逃到他乡。 在一个空旷无人的地方,路旁有一只宝箧,里面装...
这一大科讲到佛陀法身的功德。这当中有十门分别,这个地方是第五科。佛陀的清净法身,简单地讲,它的相貌就是大功德...你观察过天上的云吗?你注意看,有时候云的形状就好像一朵花,然后它开始改变,变成一棵树、一头牛、一条鱼;如果你...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种莫大善根。此后纵不能长素,当少吃。以不在家亲杀为定章,庶...
清朝时候,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他就很赞叹药师法门。他作了一个《药师经》题语,题在《药师经》的前面,就赞叹...
所有的事,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方面的,失败原因: 首先、在于最初选择的时候不理智,以下面四种方式而选择: 一,以...
报慈嵩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报慈嵩禅师,僧问:「北斗藏身,意旨如何?」师曰:「百岁老人入漆瓮。」
上篇:开福德贤禅师 | 下篇:乾明睦禅师 |
亦名:与恶见人同事戒犯缘、恶见同事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缘:一、是恶见被举人,二、知是,三、随顺同...
三苦
三涂
二色身
六度譬喻
论庄严
布施
莲胎
根败
宝行王正论
五苦
村中取非亲尼食戒制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倓虚法师出家后的第一次讲经
宝箧

佛陀跟人天二乘功德的差别
肯放下执著,当下就解脱

专一念佛之章程

能令世与出世间圆满的药师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