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众生种种之欲望为其本性。佛说法必随此欲性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职位)禅林接待客人者。...亦名:诸部别行篇 子题:学者不可专守一宗、二是 行事钞·诸部别行篇:“诸部别行篇第三十。(一、叙篇意)(一、博...(术语)台家之四教配于四门也。四教仪四曰:四教各明四门,虽俱得入道,然随教立义,必应逐便。若三藏教之四门,虽...佛所制定必当受持的法,叫做制;听其方便随意执行的法,叫做听。故制法若不实行必有罪,听法不实行则不为罪。...Zhongguanpal 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空宗。因宣扬龙树的中道而得名。中观理论最早的阐述者和...【智究竟】 p1152 瑜伽一百卷二十二页云:智究竟者:谓尽无生智。自斯已后,为断烦恼,无复应知。...即两脚并拢蹲坐,而臀不着地。或为“贤坐”之讹误;盖贤坐,即并脚蹲坐,臀不着地。(参阅“贤坐”6178) p4448...(名数)是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一因缘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三者同前。四真宗,如涅槃等经明佛性真如等者是也...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指灭却无漏之种子而永不可成佛者。即唯识论所说五种性中之无性有情、楞伽经所说二阐提中之断善阐提。 p5510...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原文】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头,乃系败子之派头。以未做大事,便忽...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大安法师...
经云: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不单只是以拜佛、诵经、参加法会为修持,日常生活中,学习忍更是重要。在面对他人的叱骂、锤打、...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十九受乐同于漏尽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当中的...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世间上有四种鸟。有的鸟,声音美妙,...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我们前面讲的十二因缘法,无论是过去世的、未来世的,总的...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
香林信禅师
【五灯会元】
灌州青城香林信禅师,僧问:「觌面相呈时如何?」师曰:「筑著鼻孔。」
上篇:灌州罗汉和尚 | 下篇:福严良雅禅师 |
禅林用语。系骂人仅就经卷之文字表面意义加以理解,而疏忽内涵之真意。黑豆,即文字。唵,又作揞、掩、淹,指以手进...
欲性
请客头
行事钞诸部别行篇第三十
四教四门
制听二教
中观派(Madhyamika)
智究竟
坚座
五宗
异生性
灭种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佛陀成佛的过程
忍者无怨 必为人尊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