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成就四十法升安善趣】 p0668 法蕴足论一卷六页云:成就四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四十?谓...亦名:受随 济缘记·释受戒篇:“愿行,即是受随异名。”(业疏记卷一五·四三·二)...(术语)四等之一。诸佛之言音为同等无二不增不减者。见楞伽经三。...在河南省洛阳县东。东汉明帝梦见一壮丽金人,问于早朝诸臣,有人告诉他那是佛陀,于是派遣使臣往求之。刚好印度高僧...【胜军居士】 p1103 西域记九卷四页云:杖林中近有邬波索迦阇芽邪犀那者:(唐言胜军)西印度剎帝利种也。志尚夷简...亦名:手口二受生十七罪、二受生十七罪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一、总示)生罪者,本无二受,不生其罪;由加两受...(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大般若经云十一智: 一、世俗智 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术语)又曰白二羯磨。戒律之法,将于寺中行法务,随事而集寺中之僧众。先示其事,表陈其次第,是曰白,更使量事之...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加行道】 乃加功力进修之道。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安全。求生西方,即使是往生西方了,也不是说就是证果,也并...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提到改过十事。其中第三事是宽厚,说全了就是:宽厚:造物所忌...净土宗经典对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与相状,有着虽简约但甚为透辟的陈述,为我们了解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提供了思路,亦...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因为它是文殊菩萨的净土。 老法师时常提醒我们,要善于观察诸...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不是问这个道,我问的是大道。州云:大道通长安。问话的这位,...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天的努力里,每一分钟的爱里,每一秒钟的期待里。能认识你,和...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妙不可思议功德。每一句有每一句的作用,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微妙...
白云福禅师
【五灯会元】
韶州白云福禅师,僧问:「如何是佛法的的之意?」师曰:「直。」曰:「学人不会,意旨如何?」师曰:「崖州路上问知音。」
上篇:后白云和尚 | 下篇:文殊应真禅师 |
(譬喻)智度论十示过去之业因不同,故现在之果不均曰:有一黑蚖怀摩尼而卧,有一罗汉乞食不得。言蚖于前世破戒,犹...
成就四十法升安善趣
愿行
语等
白马寺
胜军居士
四药二受生十七罪
九会曼陀罗
十一智
白一羯磨
烦恼即菩提
加行道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大安法师: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