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二乘人断了三界的烦恼之后,便入于火光三昧中,烧身灭心,而归于空寂无为的涅槃境界,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终目的。...三界分别说之,可为九地。九地者: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禅宗诸家为表现禅之宗旨而用以开示接引学人之语。可视为各家精粹代表:(一)云门三句:指云门文偃之“函盖乾坤、目机...北天竺人。付法藏因缘传卷六载为付法相承第十九祖,禅宗则谓西天第二十祖。父母素信三宝,然坎坷多疾,师遂生不平之...(杂名)石窟名。法显传曰:山北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梵Saptaparṇaguhā。...谓众生于佛所说之理,有所证取,然于心有我、人、众生、寿命等四种浅深之相。其中,后三相皆基于我相而立。即:(一...寺之异名。又称金刚净刹。系以金刚比喻寺庙之功德,故称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上):“案灵裕法师寺诰,凡...(术语)佛灭之年,安居时,大众部之众,在窟外结集法藏而为五藏。...(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亦名:受日心念法、心念受日法、受七日心念法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心念法。(一、明缘法)十诵,五种人,谓独住...(名数)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三十曰:残秽在身,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又】无碍道,解脱道也。新译曰无间...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又译为慈。弥勒是姓,名阿逸多,义译无能胜。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生于印...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常常让人感到累得慌。那么这些繁杂的知识中有...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 答:万物都是无常的,一切有因有果,亲人去世了,也许...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的人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 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只...
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增进道业和培植福报的最好方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所拥有的...使用布袋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倡步行,骑单车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不...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前常住物;四、十方现前常住物。 一、常住常住物 是什么呢?比...
一壮小伙牵了一价值百万的纯种藏獒出来遛弯。逢人便炫耀狗好,人要是没个四五百斤力量的拽都拽不住。 这时候看路边...
南雄地藏和尚
【五灯会元】
南雄州地藏和尚,上堂,僧问:「今日供养地藏,地藏还来否?」师曰:「打开佛殿门,装香换水。」师与大容和尚在白云开火路,容曰:「三道宝阶,何以个火路?」师曰:「甚么处不是?」
上篇:月华山月禅师 | 下篇:乐净含匡禅师 |
(术语)乐求妙法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
灰身灭智
九地
三句
阇夜多
车帝
智境四相
金刚刹
五藏
善法
安居受日心念法
二道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弥勒菩萨的事迹
51条做人之道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历代高僧大德的惜福节俭
随手环保100事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