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又作华报。花开在结果之前,故花报是对后得之果报而言。譬如人以不杀生为业因,今生即得健康长寿,是为花报;最终必...二十五有者,总言六道生死,别言二十五有也。因果不忘,故名为有。略云三有:谓欲、色、无色也。或云九有,三界分九...略称三句。乃因、根、究竟,或因、行、果等三句之意。系密宗从修因至佛果之阶段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为菩萨修行阶位之一。意译作度黑闇、无畏地、满定。仁王经卷下(大八·八三一下):“入无相阇陀波罗位,化一切众生...(人名)Chaṇḍaka,新作阐铎迦。译曰乐欲。佛出城时之驭者也。后出家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恶口之性不改,谓之恶...又作智增上、悲增上。或称智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又称大悲菩萨。依法相宗之说,八地以前之菩萨,分为智...(杂语)浩大微妙也。止观一上曰:法门浩妙,为天真独朗。...上句以金刚童子之怒目,形容人之威势;下句以菩萨之慈祥容貌,形容人之慈善。金刚现怒目身以降伏恶人,菩萨则现慈眉...(术语)是三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三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堂塔)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于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亦名:受日悬受非法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言悬受者。本有前事,可牒缘成;既无实缘,不可虚牒。一、则不可倚傍,...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到佛陀度罗睺罗的因...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那是在我初学佛的时候,大概是08年10月份左右的事,当...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净快乐的佛世界 我们常常说要往生极乐,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义,所以嘴...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位老和尚在天宁寺十四岁就站在凳子上敲大鱼,还是个小沙弥呢!...净土法门之所以异于通途法门而被称为特别法门或易行道者,盖在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悲大愿接引众生,而众生则以...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致儒教门庭冷落,遂以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乃曲为辟驳,谓...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
乐净含匡禅师
【五灯会元】
英州乐净含匡禅师,上堂,良久曰:「摩竭提国,亲行此令,去却担簦,截流相见。」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侧耳无功。」问:「如何是乐净家风?」师曰:「天地养人。」问:「如何是乐净境?」师曰:「有工贪种竹,无暇不栽松。」曰:「忽遇客来,将何供养?」师曰:「满园秋果熟,要者近前尝。」问:「龙门有意透者如何?」师曰:「滩下接取。」曰:「学人不会。」师曰:「唤行头来。」问:「但得本,莫愁末。如何是本?」师曰:「不要问人。」曰:「如何是末?」师乃竖指。问:「如何是乐净境?」师曰:「满月团圆菩萨面,庭前棕树夜叉头。」僧辞,师问:「甚处去?」曰:「大容去。」师曰:「大容若问乐净有何言教,汝作么生只对?」僧无语。师代云:「但道乐净近日不肯大容。」因普请打篱次,僧问:「古人种种开方便门,和尚为甚么却拦截?」师曰:「牢下橛著。」
上篇:南雄地藏和尚 | 下篇:后白云和尚 |
(术语)三受之一。领受顺情之境,使身心适悦者。唯识论五曰: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乐受。大乘义章三本曰:顺缘...
花报
二十五有
三句阶段
阇陀波罗
车匿
智增悲增
浩妙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
五藏三摩地观
善法堂
安居受日悬受非法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佛陀是如何教导儿子罗睺罗的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三声佛号的感应

「往生」与「枉死」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往生既得不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