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p0042 俱舍论三卷四页云:若增上故立为根者;无明等性,应立为根。无明等因,于行等果,...【置记】 p1255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四者、置记。由四因缘,默置而记。谓无体性故。甚深等故。此广如前思所成地...梵网经上所说的十重与四十八轻戒,合共为五十八戒。...(术语)六根之一。舌为知味发言之根本,故云舌根。义林章三本曰:舌者,能尝能咒,能除饥渴义,梵云时乞缚。此云能...结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为害智慧,故喻之为贼。...又作覆钵。乃指塔顶上如倒覆之钵的部分,系由印度半球状塔身之建筑演变而来。(参阅“相轮”3911) p2164...密教不动尊十四根本印明之第十。又作制火印、遮火印。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大二...(真言)神咒名。译曰众生五欲淤泥卧提拔令出三界。见陀罗尼集经二。...由修禅定所得五种功德之一。修习禅定,破除烦恼有浅深次第,可分为五:地轮三昧、水轮三昧、风轮三昧、金沙轮三昧与...梵语 paca balāni,巴利语同。指五种力用。(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者。释氏要览上曰: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长期于外地游身行化的人,在修行上有五种困难和障碍,是哪...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沙门,但弟子缘分不好,身不能出家,有大德说品位决定于心量...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是我们行为之法则。今期要讨论的是二千多年前,佛教从印度萌...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风水地理,又该存何种态度以待? 身为正信佛教徒,若遭遇到祸...
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错了,有的人有学问,不一定有才能,有些人有才能不一定有品德...
在佛教的教法中,净土法门是貌似简单、容易,几乎没什么道理,支撑的也就是净土的三经一论而已。(注:三经指《无量...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
庐山护国和尚
【五灯会元】
庐山护国和尚,上堂曰:「有解问话者么?出来对众问看。」时有僧出礼拜,师曰:「来朝更献楚王看。」便归方丈。上堂:「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又曰:「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境界。诸上座,作么生理论朝夕,恁么上来向诸上座说个甚么即得。若说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律师。若说世谛因缘,又非僧家之所议。若论佛法,从上祖宗,多少佛法,可与评量,总不如是。须知各各当人分上事,作么生是诸上座分上事?知有底,对众吐露个消息,以表平生行脚。参善知识,具烁迦罗目,不被人谩,岂不快哉!还有么?」良久云:「若无人出头,买卖不当价,徒劳更商量。珍重!」僧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云遮海门树。」曰:「出世后如何?」师曰:「擘破铁围山。」
上篇:化城鉴禅师 | 下篇:天王徽禅师 |
凡二卷。明末紫柏僧可(又作真可)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六册紫柏尊者全集卷九。万历二十一、二十二年间(1593~159...
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置记
五十八戒
舌根
结贼
伏钵
火焰轮止印
乌啄支富敷
金沙轮三昧
五力
上士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业越是会现形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