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所假借庄严具喩】 p0743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喩所假借庄严具者:托众缘故。...(人名)宋湖州道场山运庵岩禅师。嗣法于松源岳禅师,授之于虚堂愚禅师。见稽古略四。...【火界】 四大中火大的别名,火大以温燥为性,通一切物温燥部分,故称火界。火持其自性,其性为暖,能成熟物。...据大妙金刚经所载,八大明王系指八大菩萨所示现之八大金刚明王,即:降三世、大威德、大笑、大轮、马头、无能胜、不...【净命圆满五种】 p1003 瑜伽一百卷六页云:净命圆满、亦有五种。谓能远离矫诈等、五起邪命法。如声闻地,应知其相...(术语)四生六趣也。归敬仪上曰:由昔背正从邪,流荡生趣。...亦名:受迦絺那衣法、受功德衣法、受功德衣羯磨 子题:受迦絺那衣羯磨、横叠、叠、五缀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初...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为方便而说的菩提。...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智”而言。又作托事显法生解门。谓一切事法皆互为缘起,随托一事而观,便显一切事法,...梵语 prahāna-sajvara。谓与九无间道共生之静虑律仪(定共戒)及无漏律仪(道共戒)。即指与有漏之未至定中之九无...【身语无害现行】 p0678 杂集论八卷八页云:云何身语无害现行?不轻凌他,易共住故。谓不由自高凌懱于人,难共...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养健康往往摆在首位,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吃的贵并不代表着吃的...
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积的。但多生多劫为什么没有解脱,还在这里轮转,还在这里受苦? ...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毫芥蒂。《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对于阐扬净土的经论,要平...人有善良的人,也有凶恶的人。有仁慈有德的人,也有奸诈阴险的人,只是一念的善念恶念的差别。古人说:世人孰无过,...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非但无由亲证本有真如佛性,即世间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浮躁,心识散乱,就是因为没有定力,怎么样修定呢?最简单,最...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
英州观音和尚
【五灯会元】
英州观音和尚,因穿井次,僧问:「井深多少?」师曰:「没汝鼻孔。」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英州观音。」曰:「见后如何?」师曰:「英州观音。」问:「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师曰:「风射破窗鸣。」
上篇:长乐政禅师 | 下篇:云门煦禅师 |
【四相能令我见作诸杂染】 p0467 瑜伽八十七卷十页云:又由四相,于所缘事,邪僻执着增上力故;能令我见,作诸杂染...
所假借庄严具喩
运庵
火界
八大明王
净命圆满五种
生趣
迦絺那衣受衣法
一乘菩提
托事显法生解门
断律仪
身语无害现行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餐桌上4种最不起眼的长寿菜

为什么多生多劫还没有解脱

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平心静气阅读思惟净土经论
焦芽败种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