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经名)一卷,失译。佛在祇园入城乞食,教化长者法志之妻及其下婢,皆使转男子得道记。...【业增上】 p1218 瑜伽九卷四页云:业增上云何?谓猛利极重业。当知此业、有六种相。一、加行故,二、串习故,三、...即一切众生受如来普摄而得诸乐之十种原因。据新华严经卷七十二载,善财童子南游参谒五十五善知识,其中第三十八位为...【忍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p0710 瑜伽七十五卷六页云:复次忍波罗蜜多十清净中,当知略有二种清净。谓前九种,名...(一)梵名 Brāhmana。音译婆罗门那。解释婆罗门教吠陀圣典之文献。吠陀,狭义指四吠陀之本集(梵 Sajhitā);广义...北宋僧。生卒年不详。四明(浙江鄞县)人。号广智。依四明知礼修习教观。闻讲净名经,顿悟性相之旨。历事既久,遂居...(术语)结与漏皆烦恼之异名。烦恼系缚心身,故云结,烦恼从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撰集三藏传曰:阿难尔时,...【蔽尸】 或闭尸,或伽那。此云凝结。状如就血。或云聚血,或云耎(而兖切)肉,胎三七日。...行宗记释云:“列缘,第一、简僧食者,以十方共分,有人不集,或不作相,并在盗收,不犯此戒。第三、合示两缘。五、...梵语 catvāro ''''bhiprāyāh。谓佛之说法中,有四意趣、四秘密,可以决了一切之所说。其中,所说别有言外之意趣...【业事变异无常之性】 p1221 瑜伽三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观察业事变异无常之性?谓先一时、见彼种种徇利牧农工巧正论...(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礼佛大忏悔文...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德福田;第三个叫贫穷福田。因为在佛的那个时候啊,他没有商业...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强调,宇宙万法的生因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身为宇宙...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正坐,翻开碗。(图五、图六) 首先将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
【极乐世界人的寿命】 佛告阿难: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如大目揵连,经百千亿那由他岁,皆共算数彼无量寿...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观察,生死轮回没有快乐,本质是苦,苦苦指身...今天我要和诸位讲的,是关于佛法的根本特质,其题叫做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本此而谈,以免说得太远,而使诸位把握...
德山缘密禅师
【五灯会元】
鼎州德山缘密圆明禅师,上堂:「僧堂前事,时人知有。佛殿后事作么生?」上堂:「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作么生辨?若辨得出,有参学分;若辨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僧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曰:「三尺杖子搅黄河。」问:「百花未发时如何?」师曰:「黄河浑底流。」曰:「发后如何?」师曰:「幡竿头指天。」问:「不犯辞锋时如何?」师曰:「天台南岳。」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江西湖南。」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河里尽是木头船。」曰:「出世后如何?」师曰:「这头蹋著那头掀。」上堂:「与么来者,现成公案。不与么来者,垛生招箭。总不与么来者,徐六担板,迅速锋铓,犹是钝汉。万里无云,青天犹在。」上堂:「但参活句,莫参死句。活句下荐得,永劫无滞。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是死句。扬眉瞬目,举指竖拂,是死句。山河大地,更无淆讹,是死句。」时有僧问:「如何是活句?」师曰:「波斯仰面看。」曰:「恁么则不谬去也。」师便打,上堂,举临济示众曰:「恁么来者,恰似失却。不恁么来者,无绳自缚。十二时中,莫乱斟酌。会与不会,都卢是错。分明与么道,一任天下人贬剥。」师曰:「古镜阔一丈,屋梁长三尺。是汝钵盂鐼子阔多少?」上堂:「俱胝和尚,凡有扣问,只竖一指。寒则普天寒,热则普天热。」僧问:「己事未明,如何辨得?」师曰:「须弥山顶上。」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脚下水浅深。」问:「达磨未来时如何?」师曰:「千年松倒挂。」曰:「来后如何?」师曰:「金刚努起拳。」问:「师未出世时如何?」师曰:「佛殿正南开。」曰:「出世后如何?」师曰:「白云山上起。」曰:「出与未出,还分不分?」师曰:「静处萨婆诃。」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问:「如何是应用之机?」师喝,僧曰:「只这个,为复别有?」师便打。问:「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师曰:「黑地打破瓮。」僧退步,师便打。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猢狲系露柱。」曰:「出世后如何?」师曰:「猢狲入布袋。」问:「文殊与维摩对谈何事?」师曰:「并汝三人,无绳自缚。」问:「如何是佛?」师曰:「满目荒榛。」曰:「学人不会。」师曰:「劳而无功。」问:「尽大地致一问,不得时如何?」师曰:「话堕也。」曰:「大众总见。」师便打。问:「无踪无迹是甚么人行履?」师曰:「偷牛贼。」问:「羺羊未挂角时如何?」师曰:「猎屎狗。」曰:「挂后如何?」师曰:「猎屎狗。」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秋来黄叶落。」曰:「见后如何?」师曰:「春来草自青。」
上篇:白云子祥禅师 | 下篇:巴陵颢鉴禅师 |
子题:非威仪、非余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作是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将不犯以望犯,不犯是犯义余。但以不依不犯...
长者法志妻经
业增上
众生爱乐十由
忍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梵书
尚贤
结漏
蔽尸
别众食戒犯缘
四意趣
业事变异无常之性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推荐】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自性中的梅香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大宝积经》中介绍极乐世界与往生的4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