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又作应感。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称为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七:“感即...指招感三界果报之业因。如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皆为有漏因。相当于四谛中之集谛。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真实者,如理契实之谓。明即慧明。断无明而起如理之智慧为真实明,此明乃是佛智,表三德中般...【钵健提】 此云坚固。...(菩萨)又曰多罗观音。...【明得定】 p0806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杂语)本师之对。汲一宗一派之法流而汲其末流之子弟也。...(1858~1932)清末民初天台宗名僧。浙江黄岩人,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三。幼见沙门即喜。少时习医,二十岁,悬壶邑...(物名)屎橛之尚未使用者曰净筹,已使用者曰触筹。...梵名 Vajra-putra。为十六罗汉中之第八。又作伐阇那弗多、伐阇罗佛陀罗、阇罗弗多罗、拔杂哩逋答喇。意译金刚子。即...(植物)又作耽餔罗。药果名。慧琳音义六十六曰:耽餔罗,西国药果名,俗士女多含此药。慈恩传三曰:担步罗。梵Tā...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去而来。 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吃肉无论是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讲都是极为有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生理结...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从临时住处出来,欲乘电梯下楼,长长的楼道里左右双排电梯共八个,随手摁下其...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觉得很亲切。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原来出自一位禅宗巨擘死心悟新...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定、心不知足。物质的享受是一种刺激,使人暂...
究竟人类的心识形态及思维方法有什么缺点或特性,障碍人类原具的佛性呢?人类的思想大致讲来,有六种特性: 第一,...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再警曰:要好好的用心才对。 初参禅...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最为重要的事。关于依师的正确心态,释尊在《大方广佛华严经》...
普宁法显禅师
【五灯会元】
襄州普宁院法显禅师,僧问:「曩劫共住,为甚么不识亲疏?」师曰:「谁?」曰:「更待某甲道!」师曰:「将谓不领话。」问:「千山万水,如何登涉?」师曰:「青霄无间路,到者不迷机。」
上篇:谷隐知俨禅师 | 下篇:梁山缘观禅师 |
(菩萨)金刚波罗蜜之略。金刚界曼陀罗中之菩萨名。...
感应
有漏因
真实明
钵健提
圣多罗菩萨
明得定
末弟
谛闲
触筹
伐阇罗弗多罗
担步罗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吃肉的六大危害

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六种病态思想障碍佛性的显现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