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招感三界果报之业因。如五逆、十恶、五戒、十善等,皆为有漏因。相当于四谛中之集谛。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参阅“十善十恶”468、“五戒”1097、“五逆”1142、“四谛”1840) p245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修习者,谓欲勤策励勇猛不息正念正知及不放逸,修习差别故。欲修习者,谓为对治不作意随烦恼。勤修习者,谓为对治...(杂语)过去现在因果经四曰: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达成某一修行境地,称为自分;由之更向其他殊胜之修行境地前进者,称为胜进。又作自分胜进分。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将此...【四善根生时可否转向余乘】 p0470 俱舍论二十三卷八页云: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声闻等种姓别故。随何种姓善根已...(术语)旧译果报,新译异熟。依过去之善恶而得之果报总名,谓果异于因之性质而成熟也。如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禅林用语。一个棺材同装两个死人;丛林中用以形容见解平凡,同是一丘之貉的二位(以上)禅僧。碧岩录第二十则(大四...(名数)胜论师所立之六句义也。胜论之本师立六句义,其末师立十句义。佛道论衡序曰:天竺盛于六谛,神州重于二篇。...亦名:律文二持、广律二持、四分广律二持 子题:僧尼戒本及调部即止持行、止持行、二十犍度即作持行、作持行 资持记...【部多与求有二种有情差别】 p1035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八页云:问:此经所说部多求有二种有情,云何差别?答:住...【金土藏喩】 p0811 摄论二卷十一页云: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佛在世时,领导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达多,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提婆达多学佛之后,不但没有缩小自己的欲心...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重殊胜的忏摩仪式,戒子须礼佛、忏悔、发愿,以达身心清净,纳...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有差别? 大安法师答: 信佛和不信佛这两种人,在生活方式和...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在一树下盘腿而坐,静坐思惟,见到一饿鬼,身体犹如燃烧的火柱...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
虽然社会上也还不断上演佛教故事目连救母等有关佛教报恩孝亲的片子;可是一些无知之徒,仍然丧心病狂的用韩愈的话来...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信奉观音的奶奶有着一颗菩萨心肠,小时候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
各位莲友,东林佛号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在东林祖庭和净土苑是常住每天念佛的主要的音声格调,...
有漏因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漏四过 | 下篇:有漏行 |
(术语)真见道之对。谓真见道之后,起后得有分别之智慧,对于前之无分别智所证之真理,再分别变真如之相分,拟于真...
修习
千二百五十人
自分胜进
四善根生时可否转向余乘
异熟
相应
一个棺材两个死汉
六谛
四分一部律文止明持犯
部多与求有二种有情差别
金土藏喩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阿阇世王杀父篡位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贤善长者妇堕饿鬼缘

印光大师对祭祖焚烧纸钱的开示

佛教报恩孝亲谈

一念善心即为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