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软品世间律仪】 p1387 瑜伽九十一卷十二页云:又如有一,能速作意,于诸境界而自摄敛;然未能观所有过患,令不再...(地名)又作因陀罗世罗求诃,因沙旧,因陀罗窟。帝释石窟也。在中印度旧王舍城东方六哩之山上。...合称三在。谓由“心”、“缘”、“决定”三点而论,五逆十恶之罪人仅由临终十念之功德亦得往生之说,绝不违背业道之...(仪式)法会时于堂前庭上作行道之式也。...(一)(1063~1135)又作圆悟。宋代临济宗僧。即佛果克勤禅师。“圆悟”乃师之赐号。(参阅“克勤”2785) (二)(15...七种能使人转凡成圣的功德法财。宝积经说:云何圣财?谓信(信受正法)、戒(严持戒律)、闻(听闻正法)、惭(于己...【如来成就六分得名无间论师子王】 p0585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六页云:复次如来成就六分得名无间论师子王。何等为...谓九界之众生,悉有执迷之心。十界中,唯佛界能离情执而全知见。(参阅“九界”142) p142...【三种补特伽罗不忆宿命】 p0222 瑜伽五十八卷一页云:略有三种补特伽罗,生那落迦,不忆宿命。一、极愚痴。谓生边...亦名:在俗家偏心授食戒制意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提舍尼二)食尼指授戒。凡众贵清美,不容秽迹。今比丘尼以偏...据大智度论卷六十三载,佛入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为五百部。五百部非指实数,系形容为数众多之语。 p108...毗尼日用切要...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往生论...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因为佛教出家人所穿的法衣,避开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的心路历程与佛陀的善巧安排。对大乘的修行人,佛陀的布局为...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种:一、未串习;二、匮乏;三、耽著;四、未见大果。 第一障...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要一直用功下去。就像来果老和尚...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
西林崇奥禅师
【五灯会元】
南岳西林崇奥禅师,僧问:「一问一答,宾主历然。不问不答,如何辨别?」师曰:「坐底坐,立底立。」曰:「便恁么会时如何?」师曰:「舌拄上腭。」僧礼拜,师曰:「不得讳却。」
上篇:大沩慕哲禅师 | 下篇:雪窦法雅禅师 |
aiyuwang 佛教护法名王。亦译阿输迦。意译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生卒年月不详。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
软品世间律仪
因陀罗势罗窭诃
在心在缘在决定
庭仪
圆悟
七圣财
如来成就六分得名无间论师子王
九界情执
三种补特伽罗不忆宿命
食尼指授食戒制意
五百部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修行的三点开示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布施的四种障碍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不可将心待悟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