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修法)Āveśa,又作阿尾奢。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于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杂名)奉同一教义者之团体也。又说教集会也。...相当于无漏心。即出离俗世之菩提道心。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九上):“亦熏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盛,展转乃至生出...【三种无倒记别】 p0204 瑜伽九十四卷一页云:于一切触缘受有中,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宣说无因恶因论者,如前请问...(名数)一,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故名为根本烦恼。二,随烦恼,忿恨覆等二...(杂语)为给与也。禅门供给大众粥饭等曰打给。打为支那俗语,一切事所触皆曰打。...(名数)显教之经论,处处举贤护等十六菩萨,是皆在家之菩萨也。全举其名者。但思益经与智度论,宝积经百十一曰:复...行事钞·诸杂要行篇:“经行五益,堪远行、能思惟、少病、消食饮、得定久住。”(事钞记卷四○·三四·一一)...【世间一切种清净】 p0514 瑜伽二十卷十页云: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传说)止观私记十曰:真谛云:休留仙人,成劫末出。服长生药,变为石,形如牛卧。在佛前八百年中,石消融如灰,门...(人名)梵名时婆Jiva,又曰时缚迦Jivaka,译言活命。有二人:一为大医,能活人命者。一由佛受必活命之记别者。俱舍...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决?社会上许多人除了意见不同,还各持己见,认为自己的意见才...这类的情况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与生俱有的。这八种心障是由行者的思考方式产生的。有时候,我们会产生...
有一天我去法鼓山工地踏勘地形,一路上都有带刺的藤、树,稍微一碰就会被刺。 人们总是埋怨说被刺刺到了,这不公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于鼓山涌泉寺拜增西和尚为师。二十一岁从福州到江苏常州天宁...问: 我学佛很久了,可是还常常有各种各样的不好的念头,虽然当时也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念头却不受控制,所以很烦恼...
三十年前,当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时,洗碗可不是一件惬意的差事。结夏安居时,所有比丘都回到寺庙,有时甚至有两百多...
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关系的。你一个志向太羸弱的人,你不可能有成就,不管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没有...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指得很真确,这句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总持不动尊转化了...
定林惠琛禅师
【五灯会元】
宿州定林惠琛禅师,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只在目前。」僧曰:「为甚么不见?」师曰:「瞎。」
上篇:玉泉谓芳禅师 | 下篇:本觉若珠禅师 |
仁王经所说的五大力菩萨,亦即五大明王。...
阿尾舍
教会
出世心
三种无倒记别
二烦恼
打给
显教十六菩萨
经行五益
世间一切种清净
鸺鹠仙化石
活命童子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八种错误的心障

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念头不受控制要怎么办

为了洗碗而洗碗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