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瞋由十事生】 p1322 瑜伽五十五卷八页云:瞋事亦有十种。一、已身,二、所受有情,三、非所受有情,四、过去怨亲...(名数)一淫习因。淫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二贪习因。贪习之...梵语 prthivī-dhātu。四大之一,六大之一。即造一切色法之四种要素之一。其法性为 (a,阿)字,显色为黄,形色为...(物名)Kauśeya,又作憍奢耶,憍尸。绢名。寄归传二曰:高世耶乃是蚕名,作绢还受此号。饰宗记五末曰:今三藏云:...梵语 ?rāmaneraka 之意译。旧译沙弥。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此众受持十戒,抱着欲为比丘之希望,勤自策励,故称勤...身精进和心精进。身精进是身体力行善法;心精进是勤断悭贪等之恶心。...(图像)有二样。降魔之大黑,现忿怒相。施福神之大黑,现爱乐相,忿怒相之形像。三世最胜心明王经谓有一头二手。慧...【如来入于寂静天住】 p058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由八因缘,如来入于寂静天住。一者、为引乐杂住者,...又称九有。有情居止之世界,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依禅定三昧之深浅,色界、无色界复分为四禅天、四无色...【三世业互对有几果】 p0216 俱舍论十七卷十一页云:已辩三性;当辩三世。颂曰:过于三各四。现于未亦尔。现于现二...子题:供养佛人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增一阿含云,其有毁赞十二头陀一一行者,则为毁赞于我,我常赞行此法。由此...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真的是这样吗?真实的情况是,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这不是荒诞的谬论...
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尔时狱卒将诸罪人置铁城中,其城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问: 皈依后进寺院必须要礼拜每一位佛吗?若没拜是否也要负因果? 理净法师答: 皈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也是佛教...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捨净土,则果证全...一、法不契机、择法不当: 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经典,八万四千门门门通圣道;药无贵贱,中症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
凡夫众生从初发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来说,要经历五大阶段,也就是唯识五位的划分: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
凉峰洞渊禅师
【五灯会元】
泉州凉峰洞渊禅师,僧问:「如何是涅槃?」师曰:「刀斫斧劈。」曰:「如何是解脱?」师曰:「衫长裤短。」问:「诸圣不到处,师还知也无?」师曰:「老来无力下禅床。」问:「离四句,绝百非时如何?」师曰:「柴门草自深。」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松直棘曲。」问:「如何是佛?」师曰:「金沙照影。」曰:「如何是道?」师曰:「玉女抛梭。」曰:「佛与道相去几何?」师曰:「龟毛长一丈,兔角长八尺。」
上篇:琅邪智迁禅师 | 下篇:真如方禅师 |
Za'apitanxinlun 佛教说一切有部论书。简称《杂心论》。印度法救著,南朝宋僧伽跋摩译。11卷(或作14卷)。此前...
瞋由十事生
十因十果
地大
高世耶
勤策
二种精进
尊形
如来入于寂静天住
九地
三世业互对有几果
头陀功德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五欲对我们的伤害

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

众生恶业感召地狱境界
进寺院没拜佛是否要负因果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学佛人应警惕的十大问题
印光大师法语撷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