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羯啰微啰,梵语 karavīra,巴利语同。又作羯罗尾罗树、迦啰毗啰树。意译作羊踯躅树。即夹竹桃。学名 Nerium odor...(术语)一经有二会:一,王宫会,释尊正于王宫说十六观者。二,耆阇会,阿难于王宫闻之,后还耆阇崛山(译灵鹫山)...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四个法用。为大法会时所行之四种最重要之法仪,故称法要。(一)诵梵呗,以梵呗赞颂如来之微妙色身...亦名:打钟、知钟应云打钟 子题:挝犍槌、击犍槌、打三通、撞击钟鼓、知净本制 行事钞·集僧通局篇:“世有滥用知钟...为“无作法灌顶”之对称。即密教修法中,包括引入、投花、授予宝冠及明镜、伞盖行道、六种供养等种种具体作法之灌顶...【邪见者相】 p0672 瑜伽八卷十四页云:复次诸邪见者:此是总句。起如是见者:此显自心忍可欲乐当所说义。立如...(杂语)一亿也。希麟续音义曰:一俱胝,梵语数名,此翻为亿也。...(杂语)末者,最后之一次。末上,犹云在最后也。传灯录十曰:僧问赵州从谂禅师云:和尚还入地狱否?师曰:老僧末上...(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维摩罗诘】 什曰:秦言净名。垂裕记云:净即真身,名即应身。真即所证之理,应即所现之身。生曰:此云无垢称...法相宗论薰习时所立之能薰条件有四种,即:(一)有生灭,凡能薰之法,必显现生灭现象,由此生灭而有变化作用,不生灭...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印光大师校印本)...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带着嗔恨心在吃。吃饭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我们的色身...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 棉花是磨不出刀...当今社会里,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否则就会变得浮躁、庸俗,甚至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在一些地方一些人...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这个牒字,就把阿难尊者他所执着的相貌,把它牒,...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后又去到哪里,在世上几十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等等问题。所以说...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根源,或者说是一个总仓库,它之所以累积那么多功能,都是我...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个食品公司的工人,平常身体就不大好,生病时更是心烦意燥。皈依三宝后,虽然...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有时候我们都对它无可奈何,它非常狡猾,非常有能耐,就像孙悟...
澄心旻德禅师
【五灯会元】
庐州澄心院旻德禅师,在兴化遇示众曰:「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师出礼拜,起便喝,化亦喝。师又喝,化亦喝。师礼拜归众。化曰:「适来若是别人,三十棒一棒也较不得。何故为他旻德,会一喝不作一喝用。」住后,僧问:「如何是澄心?」师曰:「我不作这活计。」曰:「未审作么生?」师便喝。僧曰:「大好不作这活计。」师便打。问:「如何是道?」师曰:「老僧久住澄心院。」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破衲长披经岁年。」问:「露地不通风时如何?」师曰:「漆。」问:「既是澄心,为甚么出来入去?」师曰:「鼻孔上著灸。」僧礼拜,师便打。
上篇:庐州大觉和尚 | 下篇:竹园山和尚 |
全一卷。清代彭际清述。收于卍续藏第三十三册。本书可视作观无量寿经之概论,内分四科:(一)题名,(二)叙分、(三)正...
羯啰微啰树
观无量寿经王宫会
四个法要
知钟
作法灌顶
邪见者相
一俱胝
末上
圣大总持王经
维摩罗诘
能薰四义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吃饭也是修行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做人做事需要有敬畏之心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梦中仙人指路 临终正念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