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一)又作无起。谓诸法之实相无生灭。与“无生灭”或“无生无灭”同义。所有存在之诸法无实体,是空,故无生灭变化可...【有执受无执受】 p0553 俱舍论二卷六页云:有执受者:此言何义?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损益...(杂语)叉手乃吾国之古法,即拱手也。洪武正韵曰:叉手相错也,今俗呼拱手曰叉手。然竺土之法,叉手之礼,合掌交叉...(术语)众生善根发动曰机,大悲为之感动曰应,机应相称曰道交。法华文句记一曰:诸佛不来,众生不往。机应相称,故...亦名:净地四种、四种净地 子题:檀越净、院相不周净、不周净、处分净、白二羯磨净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佛言有...行事钞·瞻病送终篇:“其瞻病者,随其前人,病有强弱,心有利钝,业有粗细,情有去取;当依志愿,随后述之。或缘西...(术语)谓现象界互有差别相也。现象界原为由本体界显现者,故今摄现象界于本体而论时,其事相无有隔历。然皆惟见现...(经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译。因优婆离之问说小乘戒之大要者。...(一)据大智度论卷三载,释尊于过去世,曾为瓦师,名大光明。时有佛名释迦文,其弟子舍利弗、目乾连、阿难等曾到瓦师...(杂语)问答乖角,如问河答山也。百喻经曰:有二小儿,水中得一毛。一曰仙人发,一曰熊尾,来问仙人。时仙人嚼麻子...daoyuan 日本佛教曹洞宗创始人。俗姓源,号希玄,京都人。内大臣久我通亲之子。14岁就比睿山天台座主公圆出家,...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印光大师校印本)...
众生各有宿世因缘,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辈,深明生死事大,不愿沉沦轮回,于是发心修行,积功累德,自化化他...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纵闻佛法依教修行,自力劣弱难破无明。 猗欤世尊慈悲心切,四...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还很难生起出离心,厌离心出不来。 尤其末法的众生,他...中国人很怕被别人批评为小气,总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慷慨,例如请客的时候,明明准备五道菜就可以吃饱了,却一定要...
现代人造业有以下几种显著的特点,和以往时代迥然不同。 一、意乐猛烈 即造业时内心的贪嗔痴非常猛烈。因为人们内心...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是必到之处,就是慧济寺。慧济寺呢俗称叫做佛顶山,也是我出...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僧和俗的关系。 昨天有介绍,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共同构成佛教...
净土法门,不但是三恶道的众生难信三恶道都是受苦不暇,愚痴暗冥,没有善根智慧相信,甚至听闻的机会都没有。不但三...
覆盆庵主
【五灯会元】
覆盆庵主问僧:「甚处来?」僧曰:「覆盆山下来。」师曰:「还见庵主么?」僧便喝,师便打。僧曰:「作甚么!」师住棒。僧拟议,师又打。一日,有僧从山下哭上,师闭却门。僧于门上画一圆相,门外立地。师从庵后出,却从山下哭上。僧喝曰:「犹作这个去就在。」师便换手捶胸曰:「可惜先师一场埋没。」僧曰:「苦!苦!」师曰:「庵主被谩。」
上篇:虎溪庵主 | 下篇:桐峰庵主 |
梵语 da?a balā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
无生
有执受无执受
叉手
道交
摄食界四种
瞻病须随缘说法
事相隔历
优婆离问佛经
瓦师
鹦鹉屎
道元(Dogen 1200~1253)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地藏经》利益篇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没有出离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应
圣严法师《请客不小气也不浪费》

现代人造业有四种特点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