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行事)苏悉地经偈曰:晨朝时,日中时,及日没时。不动使者轨曰:旦时,午时,黄昏时。...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杂名)Cinarājaputra,译曰汉王子,梨也。见西域记四。...【住不动阿罗汉】 p0663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四、住不动。谓成就如是软根;虽不思自害,及行放逸;然皆不退。不...【补特伽罗遍知】 p1246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云何补特伽罗遍知?谓由五相、应知差别。一、由行差别故,二、由众差别...(1255~1319)元代僧。龟城(云南)人,俗姓王。字雪庵。幼即慧异,见雄辩法师所译经论,生大欢喜,依之以梵语作歌...(术语)谓事理本来无二,于浅近之事相上自具深妙之真理也。止观一曰:离说无理,离理无说;即说无说,无说即说。无...梵语 pratipaksa。原意为否定、遮遣。于佛教中,则指以道断除烦恼等。其中,“道”为“能对治”,“烦恼”等为“所...【受缘爱四句分别】 p0732 瑜伽十卷十二页云:问:若受为缘,皆是爱耶?设是爱者,皆受为缘耶?答:应作四句。...【分别变】 谓由心、心所的作意分别力所产生之对境。这是‘因缘变’的对称。八识之中,第八识、前五识及五俱意识等...(术语)佛陀之咒语,云为陀罗尼。其中咒语多者,云为大。又美其功德。云为大。...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毗尼日用切要...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的心态,甚至闻之色变,结果如何?死到...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少要持五戒,有六斋日重要日子持八关斋戒,进一步自己条件提...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有安全感,因为心外没有安全的空间,也没有安全的时间,不可能...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一则为他人宣说大乘无上法以利他,二则为自己往生安乐国以利...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提心只是设定一个目标,在过程当中,我们要处理的是云何应住,...问: 我们大学生学佛,总会被别人看成另类,法师您对大学生学佛有什么忠告或建议?大学生学佛,有什么时代意义? 大...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十方如...
虎溪庵主
【五灯会元】
虎溪庵主,僧问:「庵主在这里多少年也?」师曰:「只见冬凋夏长,年代总不记得。」曰:「大好不记得。」师曰:「汝道我在这里得多少年也?」曰:「冬凋夏长,[渐/耳]!」师曰:「闹市里虎。」僧到相看,师不顾。僧曰:「知道庵主有此机锋!」师鸣指一下,僧曰:「是何宗旨?」师便打。僧曰:「知道今日落人便宜。」师曰:「犹要棒吃在。」有僧才入门,师便喝。僧默然,师便打,僧却喝。师曰:「好个草贼。」有僧到,近前曰:「不审庵主?」师曰:「阿谁?」僧便喝。师曰:「得恁么无宾主?」曰:「犹要第二喝在。」师便喝。有僧问:「和尚何处人?师曰:「陇西人。」曰:「承闻陇西出鹦鹉,是否?」师曰:「是。」曰:「和尚莫不是否?」师便作鹦鹉声。僧曰:「好个鹦鹉!」师便打。
上篇:云山和尚 | 下篇:覆盆庵主 |
即参前之坐禅,亦即晡时(午后二至四时)之坐禅。小参及每日晚参之前,于僧堂坐禅澄心,以待时至,称为坐参。敕修百...
饮食三时供
三乘
至那罗阇弗咀罗
住不动阿罗汉
补特伽罗遍知
玄坚
即事而真
对治
受缘爱四句分别
分别变
大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地藏经》临终篇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念佛是二力法门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大学生学佛,总被别人看成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