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语 bālabhaksa。饿鬼之一。意译为食小儿。据正法念处经卷十六所述,一切饿鬼皆因前世时,多起妒嫉、破坏之恶心,...即修行佛道之场所。制多,梵语 caitya,又作支提,意译灵庙、塔。据法华玄赞卷十载,有供养舍利者,称窣堵波(梵 s...梵名 Sandāgārikā。音译沙那利迦、山拖伽梨柯。又作密林住部、密山住部、芿山部、六城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乃佛...以瑜伽论为本的十种支论,即百法论、五蕴论、显扬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庄严...【行时有五种业】 p0609 瑜伽二十四卷十九页云:云何行时有五种业?一者、身业,二者、眼业,三者、一切支节业...亦名:转想 子题:律但结前心之罪、罪有无者约转想本迷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转想者,(一,人物非人物想)初须...(名数)上四句各有四句。即一冥机冥应,二冥机显应,三冥机亦冥亦显应,四冥机非冥非显应。余三机亦如此,即成十六...【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 p0065 瑜伽十四卷二十二页云: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一、闻所...【见微细罪生大怖畏】 p0645 杂集论八卷八页云:云何见微细罪生大怖畏?勇猛恭敬所学尸罗故。于遮罪中,勇猛恭...(喻)戒律洁白,可以庄严人身,就好像晶莹可爱的宝珠。...(物名)库司有大板,斋时打之者。见象器笺十八。...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有一个人当小偷,过了不久。他看上去贼头贼眼、贼脚贼手。他的眼睛不停地在转动,这一幅相,人家一看就知道他是干这...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以四念处为住。《佛遗教经》记载世尊...
第二十 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元安寺洛浦禅师。洛浦禅师虽收他做了入室弟子,但却安排他去当园头,...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的,你只要跟外境借来的所产生的力量,...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佛教即是佛之教法。佛是何许人?乃是大觉悟之人,觉悟宇宙人...主观和客观是现代人很喜欢用的两个名词。如果有人坚持己见,我们就会批评他太主观了,应该要客观一点。相对的,为了...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便盲目相信吃动物的身体部位能滋补与之相应的自己的身体部位。比...
大梅居煦禅师
【五灯会元】
明州大梅保福居煦禅师,僧问:「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师曰:「但恁么会。」曰:「未审如何领会?」师曰:「礼拜著。」
上篇:广慧志全禅师 | 下篇:南明惟宿禅师 |
(名数)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乐住之地处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众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与六...
婆罗婆叉
制多回处
密林山部
十支论
行时有五种业
大盗戒转想结罪轻重
三十六句
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
见微细罪生大怖畏
戒珠
斋板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造恶与造善之间的不同反应
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山高那碍白云飞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佛教与人生
圣严法师《调和主观和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