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1、就实相之空理而言,如般若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说诸法就是真空,真空即无增减...【瞿伽离】 亦名瞿波利,或名俱迦利,此云恶时者。调达弟子,因谤身子目连,梵王与佛诃之不受,身疮即死,入大...凡十卷。日本净土宗僧普寂撰。共分七门:(一)明论之缘起,(二)明教起之意,(三)辩论之宗旨,(四)明藏之所摄,(五)明...(一)凡三卷。全称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攞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又作摄大毗卢遮那念...不相信有因果报应的道理。...(术语)往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为往生净土行往相与还相之二种回向而成就大悲心也。...云何中不寂静苦?谓生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对治秘密】 p1292 摄论二卷十三页云:三、对治秘密。谓于是处。说行对治,八万四千。 二解 世亲释五卷十三页云:...(名数)释摩诃衍论一,说六马鸣,又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有一马鸣,是佛在世之大士也,合前为七马鸣。...凡十五卷。隋代费长房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通称历代三宝纪,又称开皇三宝录、开皇录。以作者之名,故又称长房...禅宗公案名。又作俱胝一指、俱胝竖指、一指头禅。宋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以竖立一指作为化导学人之机法,世称之一指...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难陀尊者容貌端严,仪表堂堂,具备三十种相好。此外,难陀尊者还是佛陀的异母弟。刚出家时,尊...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们前面花了大概两堂课的时间来学习业果,这一段就是它的总结...第一段 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灵感奇迹,都和观音有关。因为观世音...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认为对了一半。就是说你在修一个法门,如果你只是想生起善根,...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出一个观念,它说初学者修学法门,一开始我们的心比较粗重,不要有太大段的时间。譬如说我...
佛陀涅槃百年后,当时的印度由强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所统治,阿育王初闻佛法,就对佛教非常崇信,数次延请比丘到王宫...
赵州禅师八十岁那年,被众人迎请到赵州的观音院住持弘化。 清晨,阳光透过郁郁葱葱的柏树缝隙,照在院子中,小鸟正...
光孝道端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光孝院道端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高声问著。」曰:「莫即便是也无?」师曰:「没交涉。」后住灵隐,示灭。
上篇:瀫宁可先禅师 | 下篇:保清遇宁禅师 |
【病怖】 p0938 集异门论四卷十六页云:病怖者:云何病?答:头痛等。广说如法蕴论。是谓病。云何怖?答:如有...
不增不减
瞿伽离
俱舍论要解
摄大轨
拨无因果
回向门
中不寂静苦
对治秘密
七马鸣
长房录
一指禅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如此才不负出家一场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沈家桢居士《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不要小看这五分钟、十分钟,三年下去就不得了

冒死求法心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