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三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众皆作...尼乾子,梵名 Nirgrantha-putra,全名 Nirgrantha-jātaputra,巴利名 Nigantha-putta。印度古代六师外道之一,外道...(杂语)佛寺之异名。兰为梵语兰若之略,或取兰草芬芳之义。西域记张说序曰:业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亦名:无根重罪谤戒约罪多少、无根谤戒约罪多少 行宗记释云:“单犯中,问意。以谤本从虚,理须兼妄。答中,论明单...(名数)配于此十斋日之佛菩萨,谓之十斋佛:一日定光佛,八日药师如来,十四日普贤菩萨,十五日阿弥陀如来,十八日...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离欲恶不善法。广说乃至于第四静虑。具足安住。彼于尔时。非思自害。非思害他。非思俱害。能思...(譬喻)卑下而忍人之凌辱,譬之于桥梁。注维摩经七曰: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注曰:什曰:言其谦下,为物...(术语)行境十佛之一。如来涉于十方三世,而住持佛法,故有此名。...亦名:掉臂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病,为人打,及余缘举手遮,浮渡水若以手招唤伴者。”资持记释云...指依入有漏定而发之无表色。即入定时,自身中自发而能防非止恶之戒体。(参阅“无表色”5097、“静虑律仪”6360) ...全一卷。三国吴·支谦译。又称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闻城十二因缘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为缘起圣道经之异译,...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子女很是溺爱。不仅对子女与生俱来的不好习性不加...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空法有!阿罗汉没有本事把外境空掉,他没那个本事,因为他修...
原文: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予曰。不然。七地以前。...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医生往往显得非常高大,因为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似乎都由他们操...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受到阻碍的时候,他就生气了、他就有脾气了、他就要扫除这个障...大家一向认为,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例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以及许多佛陀所介绍的他方无量无...
母亲打来电话,颇为伤感:我们村里的人说你好瘦,人又显老,都是因为吃素 母亲为此哽咽起来:我的女儿啊,你总是吃...从前的时候,在拉萨的空地上,有一个人在绕行经走,而另外一个人则在旁静静的打坐着。 经行的人就问打坐的人:你在...
智者全肯禅师
【五灯会元】
婺州智者寺全肯禅师,初参国师,国师问:「汝名甚么?」师曰:「全肯。」国师曰:「肯个甚么?」师于言下有省,乃礼拜。住后,僧问:「有人不肯,还甘也无?」师曰:「若人问我,即向伊道。」
上篇:般若友蟾禅师 | 下篇:玉泉义隆禅师 |
(譬喻)旧纸也。以譬不用物。临济录曰:三藏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
圣语
尼乾子外道
兰室
无根波罗夷谤戒约罪多少
十斋日佛
乐速通行
桥梁
住持佛
掉臂行白衣舍戒开缘
静虑律仪无表色
树下思十二因缘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一切诸法悉皆如梦,修之何益

行医与学佛

人为什么会瞋恨
圣严法师《净土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