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等欢喜语】 p1119 卽悦耳语、称心语、可爱语。...(一)依诸经言,欲界有六天(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本生)有鹿菩萨,角白如雪,其毛九色,能救人命。昔有一人漂溺水中,鹿入河救之,王问此鹿,知者重赏,其人示处,...【突吉罗】 善见云:突者,恶也;吉罗者,作也。声论:正音突悉吉栗多。四分律本云:式义迦罗尼,义翻应当学。...(职位)密教行传法灌顶,灌顶终时,诵赞叹新阿阇梨德之文者也,最是名誉之役。...(经名)十二卷,唐地婆诃罗译。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即指畜生。上自龙兽禽畜,下及水陆昆虫,皆是业轮恶趣,非人天之正道,故称旁生。(参阅“畜生”4188) p4117...梵语 adhigama,巴利语同。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依其所悟,能证得智慧之结...亦名:反抄衣戒释名 戒本疏·百众学法:“祇云,反抄两边着肩上。”(戒疏记卷一六·二四·五)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六通之一,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诸识界系。 一、于八识中鼻舌二识。唯在欲界,不通上界。 二、眼、耳、身、识,唯在欲界初禅二地。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生不应该那么复杂。如果只有业力,那很简单,看谁欠谁而已。你...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跟释心禅师做完晚修,回房就寝之后,就听隔壁的释心禅师大声喊...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界法师答: 我告诉大家一种观想的方法。人生是怎么回事,你...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议。 在佛陀时代,当时的僧团是不炊爨的,僧众都是到城...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了一顿餐以后,它这个鹿的骨头就卡在它的牙齿上面。这个狮子就...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会举行一些超度法会,大的举行水陆法会,小的也做一些诵《地...
龙济绍修禅师
【五灯会元】
抚州龙济绍修禅师,初与法眼同参地藏,所得谓已臻极。暨同辞至建阳,途中谭次,眼忽问:「古人道万象之中独露身,是拨万象不拨万象?」师曰:「不拨。」眼曰:「说甚么拨不拨?」师懵然不知。却回地藏,藏问:「子去未久,何以却来?」师曰:「有事未决,岂惮跋涉山川。」藏曰:「汝跋涉许多山川,也还不恶。」师未喻旨,乃问:「古人道万象之中独露身,意旨如何?」藏曰:「汝道古人拨万象不拨万象?」师曰:「不拨。」藏曰:「两个也。」师骇然沉思,而却问:「未审古人拨万象不拨万象?」藏曰:「汝唤甚么作万象?」师方省悟。再辞地藏,觐于法眼。眼语意与地藏开示前后如一。师后居龙济山,不务聚徒,而学者奔至。上堂:「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圣人若会,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此两语一理二义,若人辨得,不妨于佛法中有个入处。若辨不得,莫道不疑好。珍重!」僧问:「见色便见心。露柱是色,如何是心?」师曰:「幸然未会,且莫诈明头。」问:「如何得出三界?」师曰:「是三界则一任出。」曰:「不是三界又如何?」师曰:「甚么处不是三界?」问:「当阳举唱,谁是委者?」师曰:「非汝不委。」问:「如何是万法主?」师曰:「把将万法来!」问:「承古有言,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如何是须弥?」师曰:「穿破汝心。」曰:「如何是芥子?」师曰:「塞却汝眼。」曰:「如何纳得?」师曰:「把将须弥与芥子来!」曰:「前言何在?」师曰:「前有甚么言?」问:「僧甚处来?」曰:「翠岩。」师曰:「翠岩有何言句示徒?」曰:「寻常道,出门逢弥勒,入门见释迦。」师曰:「与么道,又争得曰和尚又如何?」师曰:「出门逢阿谁?入门见甚么?」僧于言下有省。上堂:「声色不到处,病在见闻。言诠不及处,过在唇吻。」僧问:「离却声色,请和尚道。」师曰:「声色里问将来!」问:「如何是学人心?」师曰:「阿谁恁么问?」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还坏也无?」师曰:「不坏。」曰:「为甚么不坏?」师曰:「为同于大千。」上堂:「卷帘除却障,闭户生窒碍。只这障与碍,古今无人会。会得是障碍,不会不自在。」问:「巨夜之中,以何为眼?」师曰:「暗。」问:「纤毫不隔,为甚么觑之不见?」师曰:「作家弄影汉。」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照破天地。」曰:「磨后如何?」师曰:「黑漆漆地。」问:「如何是普眼?」师曰:「纤毫觑不见。」曰:「为甚么觑不见?」师曰:「为伊眼太大。」问:「如何是大败坏底人?」师曰:「劫坏不曾迁。」曰:「此人还知有佛法也无?」师曰:「若知有佛法,浑成颠倒。」曰:「如何得不颠倒去?」师曰:「直须知有佛法。」曰:「如何是佛法?」师曰:「大败坏。」问:「如何是学人常在底心?」师曰:「还曾问荷玉么?」曰:「学人不会。」师曰:「若不会,夏末了,问取曹山去。」师有颂曰:「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又:「欲识解脱道,诸法不相到。眼耳绝见闻,声色闹浩浩。」又:「初心未入道,不得闹浩浩。钟声里荐取,鼓声里颠倒。」又:「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又:「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上篇:清凉休复禅师 | 下篇:延庆传殷禅师 |
乃进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细之心。灭尽定之前有三种心,即想心、微细心、微微心,第一想心属粗想之心,第二为稍微细之...
等欢喜语
诸天
鹿菩萨
突吉罗
叹德师
方广大庄严经
旁生
证
反钞白衣舍戒释名
天眼通
诸识界系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捉贼啊

《净土决疑论》白话译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