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若弟子见和尚五种非法,应忏谢而去。白和尚言:‘我如法,和尚不知;我不如法,和尚不知;我...亦名:僧私二地并须乞作、僧私二地皆须处分 子题:树空、石阴 资持记释云:“处分中,初科,了论。三相无多营造,亦...梵语 dhanus,巴利语 dhanu。音译驮怒沙。为古代印度之长度单位。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二、俱舍论...(传说)彼欲得一旦所失之五通,于林间一心专至,当垂得时,有鸟在树上,以急鸣乱其意。舍树而至水边求定。复闻鱼斗...(佛名)佛名,佛顶尊有多种。大佛顶其一也。【又】陀罗尼名,大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增上缘者,谓任持增上故,引发增上故,俱有增上故,境界增上故,产生增上故,住持增上故,受用果增上故,世间清净离...梵语 a-?ubhā-smrti,巴利语 asubhānupassin。又作不净想。为五停心观之一。即观想自他肉体之肮脏、龌龊,以对治...亦名:简众是非、未受具戒者出 子题:得满数不应诃、不得满数应诃、不得满数不得诃、得满数亦得诃、满数 行事钞·通...(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术语)顺于作持戒而积极的行众善也。...即佛菩萨顶上之圆光。又称后光。据大阿弥陀经卷上载,诸佛顶光,不及弥陀顶中光明。[观无量寿经] p4840...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师净土诗八首。曰欣。曰厌。曰信。曰愿。曰行。曰专。曰久。曰...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严格,可以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要满足其物质需求。可事...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以我们就得要尊重一切众生,要报一切众生的恩,在菩萨眼里,就...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是什么场合,生小孩、亲友死亡、结婚、丧礼等,都要请志公禅师...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炼丹运气等方法,应当予以摒弃;倘若还是按照外道的方法修习,...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心即是身,身心相互连结,两者无法分开,因此,愤怒不仅仅只...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宁的地方,有一个叫贺永兴的人,因为邻家的牛践踏了他田里的...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若能恭敬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在遇水灾时可以得救。当年虚...
海会如新禅师
【五灯会元】
舒州海会院如新禅师,上堂,良久曰:「礼繁即乱。」便下座。僧问:「从上宗乘,如何举唱?」师曰:「转见孤独。」曰:「亲切处乞师一言。」师曰:「不得雪也听他。」问:「如何是迦叶顿领底事?」师曰:「汝若领得,我即不吝。」曰:「恁么则不烦于师去也。」师曰:「又须著棒,争得不烦?」问:「牛头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如何是向上关捩?」师曰:「赖遇娘生臂短。」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要道何难!」曰:「便请师道。」师曰:「将谓灵利,又不仙陀。」
上篇:保福可俦禅师 | 下篇:漳江慧廉禅师 |
谓正直之信念。系相对于邪信而言,即指虔信佛所说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诸异道而稍生疑念。大乘起信论(大三二·...
弟子见和尚非法应忏谢辞去
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须乞分齐
弓
郁头生非想天后为飞狸
大佛顶
增上缘
不净观
羯磨十缘第六简众是非
想
作持门
顶光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幸毋相忘众生恩
知因达果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牛舌与哑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