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即以“四句法”之形式来分类印度古代之外道对“常”与“无常”所执着之见解。(一)常句,即堕于“常见”之见解,如外...(一)贤劫出现之十六尊。又称贤劫十六大菩萨。即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之中,羯磨会、三昧耶会、供养会、降三世会等各...(动物)Hari,又作呵梨, 里。译曰狮子。孔雀王咒经上曰:诃利,梁云狮子。宝窟上本曰:外国云呵梨,此云狮子。...禅林用语。劫空,与“空劫”同义。佛教认为世界之生灭过程分为成、住、坏、空等四劫,其中,空劫系指世界已坏灭殆尽...(杂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四众也。又,人、天、龙、鬼之四众也。药师经曰: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指三界之一切见惑。为五住地惑之一。众生以我见为本而起之种种见惑,称为一切见住地惑。又作见一处住地惑。以其为一...信者信受,一切佛法,起原于信。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信为入佛法之首要...(杂语)普贤行愿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此文谓之忏悔文。...(异类)呵责堕狱罪人之狱卒也。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欣悦他苦者,死为琰魔卒。...(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般若,梵语 praja,慧之义。指照了法界、洞达真理之五种般若圣智。依般若心经疏、般若心经幽赞卷上所载,五种般若即...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金光明最胜王经...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行品》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离开禅座,准备抬脚走路的时候就...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禅师嫌他年纪太大,不...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这是解释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先从阿弥陀佛所证的果上...印光法师来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满三个月,大哥就找来,一顿训斥,要求他先回家辞别母亲,才能考虑出家。走到半路,大哥...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学习「放下」。 有信徒问我:「师父,要如何修持呢?」我就回答说:「放下!放下!先放下。将心...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出家条件主...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前面的整个世界、众生的产生都还是第八识,到了这一段如是扰乱...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如法的身语业都要远离的。具足戒,这样的戒就叫比丘律仪,这是...
报慈光云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报慈院光云慧觉禅师,上堂:「瘥病之药,不假驴驼。若据如今,各自归堂去。珍重!」问:「僧近离甚处?」曰:「卧龙。」师曰:「在彼多少时?」曰:「经冬过夏。」师曰:「龙门无宿客,为甚在彼许多时?」曰:「师子窟中无异兽。」师曰:「汝试作师子吼看!」曰:「若作师子吼,即无和尚。」师曰:「念汝新到,放汝三十棒。」问:「承闻超觉有锁口诀,如何示人?」师曰:「赖我拄杖不在手。」曰:「恁么则深领尊慈也。」师曰:「待我肯汝即得。」闽王问:「报慈与神泉相去近远?」师曰:「若说近远,不如亲到。」师却问:「大王日应千差,是甚么心?」王曰:「甚么处得心来?」师曰:「岂有无心者!」王曰:「那边事作么生?」师曰:「请向那边问。」王曰:「大师谩别人即得。」问:「大众臻凑,请师举扬。」师曰:「更有几人未闻?」曰:「恁么则不假上来也。」师曰:「不上来,且从汝向甚么处会?」曰:「若有处所,即孤负和尚去也。」师曰:「秪恐不辨精粗。」问:「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此意如何?」师曰:「有甚么疑讹?」问:「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师便打。问:「不假言诠,请师径直。」师曰:「何必更待商量。」
上篇:保安院连禅师 | 下篇:开先绍宗禅师 |
(杂语)犹言无常,谓世相之无常也。无量寿经上曰: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
四句执
贤劫十六尊
诃利
劫空之后
四辈
一切见住地惑
信分(二)
忏悔文
阎魔卒
六波罗蜜
五种般若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五祖投胎拜师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
印光大师初出家的风波
慧律法师:放下一切,专心念佛

出家的条件与受戒的程序

【推荐】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