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以“四句法”之形式来分类印度古代之外道对“常”与“无常”所执着之见解。(一)常句,即堕于“常见”之见解,如外道妄执过去之我为今日之我,相续不断,执以为常。(二)无常句,即堕于“断见”之见解,如外道妄执我今世始生,不由过去之因,而执为无常。(三)亦常亦无常句,外道于上二句皆见有过失,便主张“我是常,身是无常”,如此,则离身即无有我,故仍属偏执之见解。(四)非常非无常句,外道以身有异故说非常,以我无异故说非无常,如此,则离身亦无有我,故仍有偏失。[华严大疏卷十六] p16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与未受具同诵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旷野城,六群丘与诸长者讲堂诵经,语声高大,乱坐禅者。比...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取缘有作顺后句】 p0817 瑜伽十卷十二页云:问:若取为缘,皆是有耶?设是有者,皆取为缘耶?答:亦应作顺后...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屏听四诤戒七十七。凡公言显理,屏说随情。今徐行盗听,传于彼此;情存坏乱,过甚...(职位)禅林,监寺之异称。见象器笺七。...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之分科。如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大别为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提、提舍尼、众学、灭诤等八律...略称俱生。即同时并生起而不相离之法。依俱舍论卷四谓,诸法中有决定俱生者。在欲界,极微聚最少,犹与八事(能造之...为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之佛八种功德之一。即指阿弥陀佛之身业具有微妙之相好功德。于天亲净土论之偈中,有(大二...(杂语)Uttama,译曰明。金光经之明。见金光明经玄义(郁多摩译曰最胜,非明之梵语,古来谓为金光明之明者,非也)...【一剎那业有现受生受后受差别】 p0019 瑜伽六十卷十三页云:或有所生一剎那业,唯现法受;或有所生一剎那业,...【俱有依】 又作俱有所依、增上缘依。指与心、心所同时具有,而为其所依之法。《成唯识论》卷四载,五识之俱有所依...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问: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三界导师,这个三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五浊恶世的时候,虽然我们五蕴含藏了烦恼业力,但是总有人去把...
有些人自力的禅得不到利益,同时净土仰靠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他也靠不上,两头都靠不上。两头靠不上,那就什么...
企业,毋庸置疑首先应是一个盈利单位,所以大家都说企业家是生意人。生意本身就是有生命、有意义,在生活当中给我们...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但因没有子嗣而深感遗憾。有一天,恒河边举行摩尼跋罗天的祭祀...
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死,于是常见又会生起来。所以,就会想要多多的储存。就象世间...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一念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所...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法华经》云:三...
四句执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句百非 | 下篇:四句推捡 |
禅林用语。即看破、识透之意;看透了互相比较、试验、质问之对手。亦即勘定事之是非。无门关第四十八则(大四八·二...
共未受具同诵戒缘起
五智
取缘有作顺后句
屏听四诤戒制意
主首
八段
俱生法
身业功德
郁多摩
一剎那业有现受生受后受差别
俱有依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不生净土,身后便是地狱

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