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即指密教五大明王中之不动明王。盖不动明王系以宣布如来之教令为本誓,故称之为如来使者。又称不动如来使。据大日经...(名数)谓人身三十六物中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为身器之十二也。...(一)指过午不食之法。(参阅“斋戒”6546) (二)为严整威仪之法。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严整...【斫刍】 斫者行义,刍者尽义。谓能于境行,尽见诸色,故名为行尽。故瑜伽云:屡观众色,观而复舍,故名为眼,...(术语)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无明门中之转相,识体门谓之转识。业识之根本无明,一转而为能见之识者。【又】唯识论...【得非得差别】 p0995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一页云:问:得、非得、何差别?答:名卽差别。谓名得、名非得。复次...【三种胜进想】 p0196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又依自义,有三胜进想。谓于诸行中,厌背想,过患想,实义想。厌背想者...(术语)寂静之念虑,即禅定也。圆觉经曰: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凡十二卷。宋代僧道潜撰。又称参寥子诗集。参寥子为道潜之号。其诗甚能表现其个性,颇少含蓄,然不落俗套。诗集传世...即以蛇、绳、麻三种,比喻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义。喻执著有实我实法之遍计所执,是为见绳为蛇之...(名数)在显教,观六大之空不净也。在密教,观六大之圆融无碍也。嘉祥仁王经五曰:作六大观,四大空识也。...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原文】 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之极名著。羿著射,辽著丸,连著琴,与夫著弈者至屏帐垣牖皆...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馀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 --- 《杂阿...大家有念《心经》,有许多人都会背诵,但是,看来仍有不少人念经就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或者是不甚了义,不理解经...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那种自在的生活到底是什...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奉欤?不可信奉欤?曰:亦可亦不可。何谓也?曰:夫子不云乎...一个人禅净双修的心态,他对人生跟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一个有安住在不生灭心的人,他人生不是来受用的。 你如果是...
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 贫穷有缺衣缺食的贫穷,也有内心的贫穷两种。 一...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念佛时...
大章契如庵主
【五灯会元】
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本郡人也。素蕴孤操,志探祖道。预玄沙之室,颖悟幽旨。玄沙记曰:「子禅已逸格,则他后要一人侍立也无。」师自此不务聚徒,不畜童侍,隐于小界山,刳大朽杉若小庵,但容身而已。凡经游僧至,随叩而应,无定开示。僧问:「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师曰:「符到奉行。」曰:「恁么则被生死拘将去也!」师曰:「阿耶耶!」问:「西天持锡意作么生?」师拈锡杖,卓地振之。僧曰:「未审此是甚么义?」师曰:「这个是张家打。」僧拟进语,师以锡撺之。僧问:「云台钦和尚如何是真言钦?」曰:「南无佛陀耶。」师别云:「作么,作么?」清豁、冲煦二长老向师名,未尝会遇,一旦同访之。值师采粟,豁问:「道者如庵主在何所?」师曰:「从甚么处来?」曰:「山下来。」师曰:「因甚么得到这里?」曰:「这里是甚么处所?」师揖曰:「那不吃茶去!」二公方省是师,遂诣庵所,颇味高论。晤坐于左右,不觉及夜。睹豺虎奔至庵前,自然驯绕。豁因有诗曰:「行不等闲行,谁知去住情。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非道应难伏,空拳莫与争。龙吟云起处,闲啸两三声。」二公寻于大章山创庵,请师居之。两处孤坐,垂五十二载而卒。
上篇:云峰光绪禅师 | 下篇:莲华神禄禅师 |
【界品】 p0865 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于一合相界差别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别所合成身,发起高慢;便为...
如来使者
身器十二
斋法
斫刍
转识
得非得差别
三种胜进想
寂念
参寥子集
蛇绳麻
六大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佛陀教我们财富的处理方法
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期望鬼神给你报吉凶,这恐怕要入于邪道了
净界法师:把顺逆境当成我们往生的资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