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明招德谦禅师,受罗山印记,靡滞于一隅,激扬玄旨,诸老宿皆畏其敏捷,后学鲜敢当其锋者。尝到招庆,指壁画问僧:「那个是甚么神?」曰:「护法善神。」师曰:「会昌沙汰时,向甚么处去来?」僧无对。师令僧问演侍者,演曰:「汝甚么劫中遭此难来?」僧回举似师,师曰:「直饶演上座,他后聚一千众,有甚么用处?」僧礼拜,请别语。师曰:「甚么处去也!」次到坦长老处,坦曰:「夫参学,一人所在亦须到,半人所在亦须到。」师便问:「一人所在即不问,作么生是半人所在?」坦无对。后令小师问师,师曰:「汝欲识半人所在么,也只是弄泥团汉。」清八路举仰山插锹话问师:「古人意在叉手处,插锹处?」师召清,清应诺。师曰:「还梦见仰山么?」清曰:「不要上座下语,只要商量。」师曰:「若要商量,堂头自有一千五百人老师在。」又到双岩,岩请吃茶次,曰:「某甲致一问,若道得,便舍院与阇黎住。若道不得,即不舍院。」遂举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且道此经是何人说?」师曰:「说与不说,拈向这边著,只如和尚决定,唤甚么作此经?」岩无对。师又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以无为法为极则,凭何而有差别?只如差别,是过不是过?若是过,一切贤圣悉皆是过。若不是过,决定唤甚么作差别?」岩亦无语。师曰:「噫!雪峰道底。」师访保宁,于中路相遇,便问:「兄是道伴中人?」乃点鼻头曰:「这个碍塞我不彻,与我拈却少时得么?」宁曰:「和尚有来多少时?」师曰:「噫!洎赚我踏破一緉草鞋便回。」国泰代曰:「非但某甲,诸佛亦不柰何!」师曰:「因甚么以己方人?」师在婺州智者寺,居第一座,寻常不受净水。主事嗔曰:「上座不识触净,为甚么不受净水?」师跳下床,提起净瓶曰:「这个是触是净?」事无语,师乃扑破。自尔道声遐播,众请居明招山开法,四来禅者盈于堂室。上堂:「金锋敌胜,罕遇知音。同死同生,万中无一。寻言逐句,其数河沙。举古举今,灭胡种族。向上一路,啐啄犹乖。儒士相逢,握鞭回首。沙门所见,诚实苦哉。抛却真金,随队撮土。报诸稚子,莫谩波波。解得他玄,犹兼瓦砾。不如一掷,腾过太虚。只者灵锋,阿谁敢近?任君来箭,方称丈夫。拟欲吞声,不消一攫。」僧问:「师子未出窟时如何?」师曰:「俊鹞趁不及。」曰:「出窟后如何?」师曰:「万里正纷纷。」曰:「欲出不出时如何?」师曰:「险。」曰:「向去事如何?」师曰:「札。」问:「如何是透法身外一句子?」师曰:「北斗后翻身。」问:「十二时中如何趣向?」师曰:「抛向金刚地上著。」问:「文殊与维摩对谭何事?」师曰:「葛巾纱帽,已拈向这边著也。」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咬得著是好手。」问:「放鹤出笼和烟去时如何?」师曰:「争柰头上一点何!」问:「无烟之火,是甚么人向得?」师曰:「不惜眉毛底。」曰:「和尚还向得么?」师曰:「汝道我有多少茎眉毛在?」新到参,才上法堂,师举拂子却掷下,其僧珍重,便下去。师曰:「作家!作家!」问:「全身佩剑时如何?」师曰:「忽遇正恁么时又作么生?」僧无对。
一日天寒,上堂,众才集,师曰:「风头稍硬,不是汝安身立命处,且归暖室商量。」便归方丈,大众随至立定。师又曰:「才到暖室,便见瞌睡。」以拄杖一时趁下。师问国泰:「古人道俱胝趁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作么生与他拈却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泰竖起一指。师曰:「不因今日,争识得瓜洲客。」师有师叔在廨院不安,附书来问曰:「某甲有此大病,如今正受疼痛,一切处安置伊不得,还有人救得么?」师回信曰:「顶门上中,此金刚箭透过那边去也。」会下有僧去,住庵一年后却来,礼拜曰:「古人道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师拨开胸曰:「汝道我有几茎盖胆毛?」僧无对。师却问:「汝甚么时离庵?」曰:「今朝。」师曰:「来时折脚铛子,分付与阿谁?」僧又无语。师乃喝出。问:「承师有言,我住明招顶,兴传古佛心。如何是明招顶?」师曰:「换却眼。」曰:「如何是古佛心?」师曰:「汝还气急么?」问:「学人拏云护浪,上来请师展钵。」师曰:「拶破汝顶。」曰:「也须仙陀去。」师便打,趁出。师有颂示众曰:「「明招一拍和人稀,此是真宗上妙机。石火瞥然何处去,朝生之子合应知。」临迁化,上堂告众,嘱付讫,僧问:「和尚百年后向甚么处去?」师抬起一足曰:「足下看取。」中夜问侍者:「昔日灵山会上,释迦如来展开双足,放百宝光。」遂展足曰:「吾今放多少?」者曰:「昔日世尊,今宵和尚。」师以手拨眉曰:「莫孤负么?」乃说偈曰:「蓦刀丛里逞全威,汝等诸人善护持。火里铁牛生犊子,临歧谁解凑吾机?」偈毕,端坐而逝,塔院存焉。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堂塔)梵语塔,一译庙。梵汉双举曰塔庙。玄应音义六曰:或作塔婆,或云兜婆。正言窣睹波,此译云庙。法华经见宝塔...【缘起善巧与处非处善巧差别】 p1307 杂集论十一卷七页云:处非处善巧,应云何观?应如缘起善巧观。问:缘起善巧,...在这一生中就能登入妙觉之佛位。天台宗说三论唯识等各宗的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达到佛位,而天台宗的圆顿妙觉...(衣服)白色之僧衣也。是为非法。僧史略上曰:近有衣白色者,失之太甚。佛记袈裟变白,不受染色,此得非是乎?(中...【有余依地具四寂静】 p0559 瑜伽释十九页云:又此地中有四寂静。一、苦寂静。谓当来苦,毕竟不生。二、惑寂静...指发起一个意念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暂。与“一念之顷”同义。 p70...(界名)色界有四重之天处。修各禅那生于此,所生之天人亦随生。各有其禅那故曰禅天。即初禅天乃至第四禅天也。...禅林用语。眼横列,鼻直挺,比喻如实知见。与“花红柳绿”同义。盖指觅道不必奇遇,直须看取本来面目。 p4744...(杂名)又云歌罗分,哥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杂语)又名三万陀犍提Samantagandha,译作普熏。道神足经四曰:彼世界有树,三曼陀犍陀,晋云其香普熏。称赞诸佛...行事钞·自恣宗要篇:“问:‘自恣,得在未受具戒人前作不?’答:‘律中,令至不见不闻处,作羯磨自恣。若不肯避去...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是从外边求的。我们要做好事,存好的心,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慢...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间再回到床铺上闭目睡觉,你一天到晚忙的是什么东西?忙的可不...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罗门女,很有善根,见到佛法僧三宝,信心清净,便欢喜皈依;听...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知书写这部经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于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笔不苟...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怎么把心准备好呢? 在《楞严经》里...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有四个人在一起谈个人的理想。其中有个人说,我最...
明招德谦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妙胜玄密禅师 | 下篇:大宁隐微禅师 |
【鸡舌】 五马洲出,南洲异物志曰:是草萎可合香笺。外国胡人说:众香共是一木,华为鸡舌香。...
塔庙
缘起善巧与处非处善巧差别
一生入妙觉
白衲
有余依地具四寂静
一发意顷
禅天
眼横鼻直
迦罗分
三曼陀犍陀
自恣不得在未具戒人前说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除灭嗔恚得无忧

持戒的方法次第
缘起性空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