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五事与四寻思相摄】 p0285 瑜伽七十三卷十页云:问:如是五事,四种寻思,此中何事摄几寻思?答:如理作意相应分...梵名 Vai?esika-da?a-padārtha-prakarana。全一卷。慧月(梵 Maticandra)造。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玄奘译于弘福...(杂语)kaṣāya,译曰赤色。百一羯磨九曰:乾陀色,梵云加沙野,译为赤色。...【十力分别】 p0112 瑜伽五十卷一页云:云何如来十力分别?谓若略说由三分别;当知无量。一者、由时分分别。谓于堕...又作正像末三时、三时。即教法住世之正、像、末等三期变迁。据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等载,三时即:...又作三十六善神。据传说,由天帝释所遣,以保护人并接受男子女人三归之三十六善神。即:(一)弥栗头不罗婆(意译作善...(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乃天台宗为阐明权实而立之四句分别。即:(一)一切法皆权,指一切法皆有言说,而其言说乃能诠之机关;以之对所诠之实...【佛地罗】 西域记云:唐言觉取。...(术语)十不二门之一。如来果后垂化之三业,恒彼此相应,平等一味。密教所谓三平等也。...(术语)Kśānti,译曰忍辱,安忍。旧称羼提。慧琳音义十三曰:羼底,上察限反,下丁以反,唐云忍辱,或云安忍。...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修行无量阿僧祗劫也不会成佛。 没有悟的人,怎么讲都不对;悟...粥有十利,这十种好处是: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面容丰满有光泽。 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人他这个报身尽了死了,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死后不会堕三恶...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者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
我们看最后一段,庄严的第三段,池水庄严。 戊一、总标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 交错光乱转 极乐世界的依...
提起莲池大师,大概在佛门弟子中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明朝四高僧之一,也是净土宗的第八祖。与他同时代...
目前吸烟、酗酒或吸毒现象日趋严重,有害我们的智力,使我们的大脑反应迟钝,很容易引起混乱,容易被情欲吸引。所以...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 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
翠岩令参禅师
【五灯会元】
明州翠岩令参永明禅师,安吉州人也。僧问:「不借三寸,请师道。」师曰:「茶堂里贬剥去。」问:「国师三唤侍者,意旨如何?师曰:「抑逼人作么?」上堂:「一夏与兄弟东语西话,看翠岩眉毛在么?」﹝长庆云:「生也。」云门云:「关。」保福云:「作贼人心虚。」翠岩芝云:「为众竭力,祸出私门。」﹞问:「凡有言句,尽是点污,如何是向上事?」师曰:「凡有言句,尽是点污。」问:「如何是省要处?」师曰:「大众笑汝。」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学人上来,请师一点。」师曰:「不点。」曰:「为甚么不点?」师曰:「恐汝落凡圣。」曰:「乞师至理。」师曰:「侍者点茶来。」问:「古人拈槌竖拂,意旨如何?」师曰:「邪法难扶。」问:「僧繇为甚写志公真不得?」师曰:「作么生合杀。」问:「险恶道中,以何为津梁?」师曰:「药山再三叮嘱。」问:「不带凡圣,当机何示?」师曰:「莫向人道翠岩灵利。」问:「妙机言句,尽皆不当。宗乘中事如何?」师曰:「礼拜著。」曰:「学人不会。」师曰:「出家行脚,礼拜也不会?」师后迁龙册而终焉。
上篇:龙华灵照禅师 | 下篇:镜清道怤禅师 |
【无害】 p1041 如增上戒学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言无害者:谓能违拒执持刀杖鬥诤等事。...
五事与四寻思相摄
胜宗十句义论
加沙野
十力分别
正像末
三十六部神王
信解
权实四句
佛地罗
三业不二门
羼底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慧律法师《安住心性》
吃粥有十种好处

念地藏菩萨圣号,临终随愿往生佛国净土

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