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不堪受持佛法之器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后唐僧。永嘉人,俗姓吴。字登封。幼于陶山寺剃度。为人耿介,不与常人交杂。好作古调诗,然皆苦僻寡味。擅长草隶,...指天台宗所立“心、佛、众生”三者互相妙融自在之说。乃自他相互包摄之形容语。盖法华经有相待、绝待二妙,用此二妙...何等无庄严故?谓慧解脱阿罗汉所有灭。何等有庄严故?谓俱分解脱三明六通阿罗汉等所有灭。...1、一切事物有形态可见,谓之有相;因缘所成,自性即空,谓之无相。 2、有相指有为法,无相则指超越有、无二相...(术语)金刚界五佛中之四方随从佛之四方四菩萨,谓之四亲近。...(菩萨)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具名金刚钩菩萨。黑色,左为拳,右取三股之钩,示大日如来以大悲之钩召,摄一切众生之...(术语)波罗提提舍尼之略。...又作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载,于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中,菩萨有四种如实修行之功德,即:(一)不动而...【三受分四】 p0185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或总分四。谓善、不善、有覆无覆二无记受。有义、三受容各分四。五识俱...【行支】 十二因缘的第二支。行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俱舍论》曰:‘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所...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于处理的人,举轻若重。 所谓善于处理,就是能够掌握当前所遇...《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能在四祖寺办夏令营,可以说是你们的好因缘。因为四祖寺开光才一年,所以你们与四祖寺很有缘。同时,你们要感恩净慧...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对当时在四川传法的一个禅宗大师,无际大师很有...
观世音菩萨代表阿弥陀佛慈悲的一面,寻声救苦,拯救众生。印祖常常劝勉大家持念观世音菩萨,是有着当时战乱不断的时...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聚集,世尊引领大众往南而行,忽然...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观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
一婆住庵
【五灯会元】
昔有一僧参米胡路,逢一婆住庵。僧问:「婆有眷属否?」曰:「有。」僧曰:「在甚么处?」曰:「山河大地,若草若木,皆是我眷属。」僧曰:「婆莫作师姑来否?」曰:「汝见我是甚么?」僧曰:「俗人。」婆曰:「汝不可是僧?」僧曰:「婆莫混滥佛法好!」婆曰:「我不混滥佛法。」僧曰:「汝恁么,岂不是混滥佛法?」婆曰:「你是男子,我是女人。岂曾混滥。」
上篇:亡名道婆 | 下篇:庞行婆 |
(杂语)高僧传曰: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以郁金香为赤色水,丘际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
非器
光
三妙
无庄严
有相无相
四亲近
钩菩萨
波罗提舍尼
四种正修行功德
三受分四
行支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虔诚一念包含无限

无用的石头与有用的砖头
本焕老和尚《黄梅四祖寺首届弘法夏令营开示》

堂上二老是活佛

念佛与念观音菩萨的关系
父母恩,重如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