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梵语Virya,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令心勇悍之精神作用也。与精进同义。俱舍论四所谓:勤谓令心...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尸罗有二种相能生善趣】 p0237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复次尸罗有二种相,能生善趣。一、摄受尸罗。二、不缺尸罗。...(741~824)唐代牛头宗僧。杭州富阳人,俗姓潘(一说翁),幼名香光。据景德传灯录卷四道林传载,师九岁出家,二十...性是诸法的自性、本体;相是形相、义理。俱舍与成实宗宣说小乘的性相,瑜伽唯识等宗宣说大乘的性相。学习上述诸论叫...(杂语)至诚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兴至愿。...【五种失利养因行】 p0282 瑜伽十四卷十四页云: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谓若于是处受用利养,若从彼...亦名:盗非人物结罪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明非人物。(一、有护主)若有护者,望护主结。五分,取他覆冢幡盖,神...(术语)Mātṛka,译曰本母。论藏之异名。慧琳音义六十曰:咥哩迦,或云摩怛里迦,唐云本母。...(1198~1262)宋代临济宗僧。四川蓬州(蓬安)人,俗姓罗。号西岩。从玉掌山安国寺僧祖灯出家,十九岁剃发,于成都...(经名)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怒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之异名。说金刚童子之修法。...(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主要为了健身、领略大自然;而现在人们到景点不是去体验爬山...过去有个人在门前种了两棵果树,两年后结了果子,其中一棵好一棵差。为了让好的那棵来年更好,他就把它移植到较肥沃...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国记》(又称《法显传》、《历游天竺记》等)开篇的第一句话,...佛教徒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人,精进修行而心无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没有修行的依准,只知偶...【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问: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为多久为合适? 大安法师答: 在家的居士,随分随力,一般还是...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的石头,也是来普陀山的必到之处,就是磐陀石。 磐陀石安坐在...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常即万恶淫为首一语思之。 世间恶业无穷。何至以淫为...
崇福院志禅师
【五灯会元】
崇福志禅师,僧问:「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未审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有何德?」师曰:「雪深宜近火,身暖觉春迟。」问:「贫子献珠时如何?」师曰:「甚么处得来?」问:「如何是道?」师曰:「回车有分。」
上篇:木平善道禅师 | 下篇:陕府龙溪禅师 |
(1639~1675)明末黄檗宗僧。泉州府(福建晋江)人。字西意。曾于泉州开元寺参学。清康熙十二年(1673),渡海至日...
勤
三聚净戒
尸罗有二种相能生善趣
鸟窠道林
性相学
至愿
五种失利养因行
大盗戒盗非人物结罪
咥哩迦
了慧
大忿怒金刚童子念诵瑜伽法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不要为了小利而改变目标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圣严法师《佛门?无门!》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