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界名)日日饮血之地狱。见地藏本愿经上地狱名号品。...1、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这三种菩提,实在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三种佛性,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实智菩提...(杂名)死者之灵魂,为害于人,曰死灵恶灵。皆是由迷者之妄信妄想而生者。佛经无其说。...(术语)此肉身得菩提之悟也。如言即身成佛。...(佛名)Dīpaṁkara,又曰提和竭,提洹竭。佛名。译言燃灯,锭光。玄应音义三曰:提和竭,或云提和竭罗,此云锭光...(地名)唐舒州投子山义青禅师,大阳玄禅师之法嗣也。五灯会元十四但举法语而无行迹之记事。...(人名)新罗国人。年代事迹未详。或云玄奘门人,与元晓等同时出。所著颇多。有无量寿经疏三卷,观经纲要,涅槃经总...1、唯一的法界,亦即真如的理体。 2、每一法的分界不同,故每一法都叫做一法界。...(术语)天台所立五惑中,见思之惑名为通惑,尘沙无明之二名为别惑。以见思为通于三乘而断之惑故也。四教仪曰:集谛...(名数)眼等五根与忧喜等五受,及男女意命四根也。仁王经下曰: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一切门静虑】 p0008 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四种。一者、有寻有伺静虑,二...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称「良医救子喻」的公案:从前有一位聪明又有智慧的良医,通...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接触面也更广,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或所属团体的利益...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学佛,在家修行,这是居士的一个最显著,也最重要的特点。也正因为这个特点,作...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世间的孝道思想,是推己及人、泽被大众的,而...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即得蒙佛加被,身心安乐。 待大好后,婉...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面这些文句看,主要是谈止恶的一方面,采取禁止或者莫不要做的...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
新罗百岩禅师
【五灯会元】
新罗国百岩禅师,僧问:「如何是禅?」师曰:「古冢不为家。」曰:「如何是道?」师曰:「徒劳车马迹。」曰:「如何是教?」师曰:「贝叶收不尽。」
上篇:新罗瑞岩禅师 | 下篇:新罗大岭禅师 |
【四受】 p0398 如受蕴差别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九卷十一页云:复有四受,说名受蕴,谓欲界受,色界受,无色界受...
饮血地狱
三种菩提
死灵
即身菩提
大和竭罗
投子
义寂
一法界
通惑
十四根
一切门静虑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良医救子喻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禁火莫烧山林
随缘自适,烦恼即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