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又作顺取依。指五根。根与识共取现在之境,称为同境。根照境如同珠光照物,然根无虑知之作用,须依五识方起虑知之作...(公案)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曰:麻三斤。见五灯会元十五洞山章,碧岩十二则,无门关十八则。...(杂语)探玄记四曰:诃尼,此或云舍义,或云生灭,以本语难定也。...【乌剌尸国】 p0945 西域记三卷十三页云:乌剌尸国、周二千余里。山阜连接,田畴隘狭。国大都城、周七八里。无...为“普法”之对称。指有特定对象或内容之教法。华严宗以小乘与三乘之教为别法,而以华严一乘之教为一即一切、融洽无...(修法)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愈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余烦恼杂染】 p1387 瑜伽八十八卷六页云:复有所余见杂染为本诸外见趣,其余贪等所有烦恼。是名余烦恼杂染。...【般若】 法界次第云: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阂,名为智慧。大论云:般若定实相甚深...(菩萨)或云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皆同尊也。以能生诸佛...【根本无分别智有三种】 p0924 摄论三卷十页云: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缘起法】 p1300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缘起法云何?谓有为法。...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不可破坏的信心。这个信心的内容,从本经的经文来观察,主要有...
五欲害人,就好像脚踩在毒蛇上,你得一点五欲虚幻的快乐,就好像梦中得到一样。大家都喜欢财富,我们就讲个关于财富...佛门常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便以为这是宿命论。其实不然。讲因果报应,正是为了改造命运。因为,所谓命运,...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 阿弥陀...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钟司长、政府的各位长官、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信众,还有...「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伤害人,这种话最好不要说,因为说出来一定会伤人。 一般说来...
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皆各有多名,然亦非因有多名而有多体性,亦非因有多名...
陕府龙峻禅师
【五灯会元】
陕府龙峻山禅师,僧问:「如何是不知善恶底人?」师曰:「千圣近不得。」曰:「此人还知有向上事也无?」师曰:「不知。」曰:「为甚么不知?」师曰:「不识善恶,说甚么向上事。」曰:「毕竟如何?」师曰:「不见道犴橳。」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曰:「不带容。」问:「凡有展拓尽落今时,不展拓时如何?」师曰:「不展,不展。曰:「毕竟如何?」师曰:「不拓!不拓!」
上篇:伏龙二世禅师 | 下篇:伏龙三世禅师 |
为天台宗所立四种三昧之一。又作一行三昧。依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而修之法,即于一静室或空闲处,安一绳床,傍...
同境依
洞山麻三斤
诃尼
乌剌尸国
别法
疟加持
余烦恼杂染
般若
佛母大孔雀明王
根本无分别智有三种
缘起法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金字旁边两把戈
因果不是宿命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