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外典谓之圣贤。内典谓之贤圣。贤者和于善之义。圣者会于正之义。和于善,虽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不...位于河南巩县城西北一公里。背邙山,临洛水。因在砂岩石之断崖凿有多数石窟,故名石窟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īsa?iraskatā(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不定种性】 为唯识宗所立众生五种种性之一。又作不定性、三乘不定性,为具有二种或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指由本有无...(术语)诸尊各有根本之印与明。秘藏记私钞六曰:诸尊各有根本印明,秘经说爱染王法,诵大根本明(云云)。不动亦有...慢(梵 māna,巴同),轻蔑他人而自恃心高之意。四慢,指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四者,即俱舍论卷十九所举七慢中之...(印明)交腕而作外缚五股印。或于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无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莲华部之五股...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无取】 p104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言无取者:谓无所住识。无有趣入名色事故。自体永不生故。 二解 瑜伽八十...(界名)梵名Kāmadhātu,三界之一。淫欲食欲二欲强有情所住之处,名为欲界。上自六欲天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巴利名 Sinhala-savghanikāya。为缅甸早期上座部佛教教派。亦称锡兰宗派(巴 Sinhala-nikāya)、后宗。西元一一九...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应当来做这件事呢? 答:故律中,佛言:汝曹不相看视,谁当应...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虽已成等正觉,而复示作菩萨。虽则示作菩萨,而复于十方法界,普现色身,寻声救苦...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现现在很少有人听二磬。我想是不是有人走入了一种误区:认为我...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无恼,这样才行。如果还执着我在进步,或做了多少功德,会起贡...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到佛陀的跟前,要求剃度出家。佛陀便吩咐阿难为他落发,并且穿...
一对夫妻到北方某海滨城市去旅游,吃了一只2斤多重的螃蟹。回京后不久,就出现浑身疼痛的症状,到很多医院也查不出...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要成佛度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厄,究竟成就与佛无...
1.凡人皆有七种不净,因而对自身不必过于执着,有这样的认知,在修行的路上,可以消除诸多的障碍。七种不净是: 一...
三角令圭禅师
【五灯会元】
蕲州三角山令圭禅师,初参清平,平问:「来作么?」师曰:「来礼拜。」平曰:「礼拜阿谁?」师曰:「特来礼拜和尚。」平咄曰:「这钝根阿师!」师乃礼拜。平以手斫师颈一下,从此领旨。住后,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明日来,向汝道。如今道不得!」
上篇:天盖山幽禅师 | 下篇:投子感温禅师 |
1、真正的觉悟。 2、成佛叫做正觉。...
贤圣
石窟寺
无见顶相
不定种性
根本印
四慢
五大尊根本印
趣入
无取
欲界
锡兰僧伽派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发隐

六根门头无人用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肉食重金属超标原因何在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