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贤而行善者。涅槃经四相品曰:外现贤善,内怀贪嫉。观经疏散善义曰: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空有】 空与有的并称。在佛法上,遮遣谓之空,建立谓之有,这是论理上正反相对的二门,我人对于任何事物的两面看...(一)指身体之一部分或身体全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大一八·五九二中):“修瑜伽者应善筹量,乃至身分...以香木染成之衣。又作香染、香袍裳、香服。香为梵语 gandha(乾陀,香树名)之意译。即以乾陀香树皮、树汁所染之法...全一卷。又作洞山良价禅师宝镜三昧、宝镜三昧。唐代曹洞宗祖洞山良价(807~869)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筠州洞...东汉译经家。其祖先为康居国人。以慧学称名洛阳。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四年间(194~199),于洛阳译舍利弗摩诃目犍连...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诸篇覆藏罪。由识知故隐。非疑、不识,则不成覆。垢心既重,岂名为误?”资持记释云:“识知...指比丘为治愈疾病,而于非时食之时间亦可以食用之米汁、果汁等浆类。又作更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二下(大四○...【忏摩】 此翻悔过。义净师云:忏摩,西音忍义。西国人误触身云忏摩,意是请恕,愿勿嗔责,此方误传久矣,难可...凡十二卷。清代佛冤彻纲撰,性纯等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内容包括佛冤住持内江古字山诸古禅院、成都府威凤...(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说五戒为五种之大施。...(印光大师校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觉知,让当下这一念能够清明地呈现在每一个当下。行香的...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生,往生的条件是非常非常低的,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愿意去,就...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念佛的修行者,我们不管是平常的消除灾障,或...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门。所有修行的法门不出这三种。 息道观 息道观是基础,修所有...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易行道,三、异方便。此三者,在一切佛法中,无论是大乘或小...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
作为肉类的替代品,仿荤实物似乎是素食餐厅的必备。仿荤味道很好,也不真是肉,为什么要拒绝呢?今天我们从常见的五...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平常应多亲近三...
郓州四禅禅师
【五灯会元】
郓州四禅禅师,僧问:「古人有请不背,今请和尚入井,还去也无?」师曰:「深深无别源,饮者消诸患。」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会得底人意,须知月色寒。」问:「诸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王宫绝消息。」曰:「出世后如何?」师曰:「荣枯各不同。」
上篇:上蓝令超禅师 | 下篇:太原海湖禅师 |
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
贤善
空有
身分
香衣
宝镜三昧歌
康孟详
诸篇覆藏罪犯故作吉
非时药
忏摩
佛冤禅师语录
五大施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清楚的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比丘尼的八敬法

仿荤素食不是肉,为什么也要少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