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又曰语业。三业之一。谓口之所作,即一切之言语也。大乘义章七曰:起说之门,名之为口。【又】业与孽通。口...即经典之标题。又作首题。一般而言,梵文佛典不论经、律、论,皆于卷首置归敬序,其次为本文,至末尾始揭示标题。西...【非苦行】 p0712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非苦行者:谓不弃舍如法所得所有安乐。远离二边;所谓受用欲乐行边,及...子题:律仪、戒仪、持律仪、持恶戒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问:‘戒与律仪,行相差别如何?’答:‘通衍无涯,是 律...(术语)Upadeśa,又作邬波题铄,优婆题舍,优波提舍,邬波弟铄,优波替舍等。译曰论议。十二部经之一。大乘义章一...【思所成慧】 p0852 瑜伽七十七卷十一页云: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亦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于内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p0754 瑜伽三十二卷十页云:于毗钵舍那品者:谓汝善取毗钵舍那相已;住有相有分...【可见有对色】 可见,指肉眼可见者;有对,指由极微细物质组成而具有障碍之性者。可见有对色,即指色境。又作有见...又作常在灵山。指释尊之肉身,虽以八十岁为期而入涅槃,然其法身却常于灵鹫山说法。灵鹫山,因系释尊说法之地而著名...密教五佛之羯磨印。羯磨印,乃结显其尊威仪事业之印。五佛中,大日如来用智拳印,阿閦佛用触地印(右手下垂触地),...指密教修法之护摩坛、正觉坛等。“大坛”之对称。一般而言,两部大曼荼罗之供养坛称为大坛;相对于此,灌顶时之正觉...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六道众生都在生死轮回中,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般人只知是从妈妈肚子来,不错,是从妈妈的肚子来,但为什么人会...
【原文】 相传佛灭后,性相①二宗,学者各执所见,至分河饮水,其争如是,孰是而孰非欤?曰:但执之则皆非,不执则...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众生反以苦为乐,甘住其中多失所。 臭皮袋里出头来,长养无明病成蛊。 蓦然三寸...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一、年少出家,广学经论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安徽泗州(一说山东临淄)人。十岁时,于密...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开心欢喜的人,那是没有必要谈什么话的:假如您这一生还没有...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假、中三观。在日常生活的操作当中,我们遇到一件事情要抉择...
米仓和尚
【五灯会元】
米仓和尚,新到参,绕师三匝,敲禅床曰:「不见主人公,终不下参众。」师曰:「甚么处情识去来?」曰:「果然不在。」师便打一拄杖。僧曰:「几落情识。」师曰:「村草步头逢著一个,有甚么话处?」曰:「且参众去!」
上篇:孝义性空禅师 | 下篇:丹霞义安禅师 |
训诲童少行者。即禅林于每月之一日、十五日等,召集各局务之行者于寝堂听受训示。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训童行条载,凡旦...
口业
经题
非苦行
戒与律仪
优婆提舍
思所成慧
于内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可见有对色
常在灵鹫山
五佛羯磨印
第二坛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人为什么会到妈妈肚子里呢

性相二宗之争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中峰和尚劝念佛诗
念诵普贤十大愿的功德

莲宗二祖善导大师画传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