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谓对沉沦三界中之众生教断见思二惑出离三界之法门也。天台之藏教通教是也。四教仪曰:此二教是界内教。同集...亦名:种植根栽开制 资持记释云:“初引他律。即下,次会本宗。一切不合,即制别。除供养等,即开三宝。”(事钞记...【菩提分法所缘相】 p1131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菩提分法所缘相者:当知宣说遍一切种所知事故。...(术语)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往生论注...凡三卷。宋代灵芝元照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疏。略称新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本书为观无量寿佛经之注释书。上卷...(经名)是梵网经之下卷,述菩萨之戒本者,故称戒本经。...僧为表示其自身之愿望,或自身悟道之机缘,或以所居之地名、所住之庵堂,或徒孙辈为避免直呼祖师辈名号之讳,遂另取...(术语)断惑四因之一。灭能缘之惑,而所缘之惑,自然断灭也。见惑内苦集二谛下他界缘之惑,依之而被断。即他界缘之...(名数)药树王身如与如意珠王身也。佛为拔众生苦化现之身,谓之药树王身,为与众生以乐化现之身,谓之如意珠王身。...梵语 trīni dandāni,巴利语 tīni dandāni。略称三罚。即身罚业、口罚业、意罚业等三种恶业。(一)身罚(梵 kā...即四缘中第一之“因缘”,为能生起有为诸法之直接、亲密之原因。于唯识宗称为亲因缘,意谓能亲生自果,辨生自体之因...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简单,什么事都退让,什么事都谦卑。我用三种哲学,你可以过...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於纪元五二七年到达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他的思想源头是根...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人不能随其学佛,身边亲友又不具备助念的条件,是不是平日念佛...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响,善业比较重要还是善念?对了,不错!善念是主要因素,善业...
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法,都是总持法。后来阿难结集经典,从如是我闻到欢喜信受,一部经典讲完了以后一定会有人现场受...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人彼此关系一直很...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难说: 你拿一个桶子,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向...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成了谋食。你念念谋食,但你命中没有,谋也谋不到啊;你命中没...
法门佛陀禅师
【五灯会元】
凤翔府法门寺佛陀禅师,寻常持一串数珠,念三种名号,曰一释迦、二元和、三佛陀,自余是甚么「碗跶丘」,乃过一珠,终而复始。事迹异常,时人莫测。
上篇:汾州石楼禅师 | 下篇:水空和尚 |
就娑婆世界,而说邻近之十方世界。 一、东方 密洲。 六、西南方 鲜少。 二、西方 离垢。 ...
界内教
畜种植生种开制
菩提分法所缘相
等觉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戒本经
道号
能缘断
药珠二身
三罚业
亲因缘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