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名数)出家前释尊之俗姓有五种:瞿昙、甘蔗、日种、舍夷、释迦是也。...【多闻闻持其闻积集】 p0624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无量经典初中后分,皆能听受,故名多闻。随所闻义,皆能忆...(流派)Gokulika(Kaukkutika),小乘二十部之一。又曰灰山住部,窟居部,高拘梨诃部。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众部中...(名数)大日经为胎藏部之本经,金刚顶经为金刚部之本经,此两部经乃日本东台二密无异议者。...【第五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问:已入第五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超过一切世间智故;超过一切...谓若未断恶不善法。未修善法。彼于断修。无爱无胜爱。有引颈悕望。若有已断恶不善法已修善法。彼于断修。有爱有胜爱...指佛之五种菩提。菩萨发心之后,须经五阶始得无上菩提,故称五菩提。即:(一)发心菩提,在无量生死之中,为阿耨多罗...【无学见与无学慧】 p1087 发智论七卷十六页云:云何无学见?答:尽无生智所不摄无学慧。云何无学智?答:无学八智...(名数)凡大乘菩萨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五十二位,华严经等所说也。天台以之为别...茶之碎末。俗称抹茶。敕修百丈清规卷六日用轨范条(大四八·一一四五中):“若有茶,就座不得垂衣,不得聚头笑语,...钵露罗,梵名 Bolor。北印度之古国名。又作钵卢勒国、波路国、布露国、勃律国、[孚*力]律国。位于迦湿弥罗国之北。...(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礼佛大忏悔文...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他看邻居儿子走路的样子,像偷斧子的;脸上的表情,像偷斧子...
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家有一个街坊,姓周,与母亲同辈,我要叫周姨。周姨人很好。那时候我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可是实际上这里面有个民间流传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得很好看,相好光明。而往往相反长得很丑陋,那是什么原因而产生的。 当然,...
问: 西方世界的人有些也是有生命界限的,那么他们在西方世界死去后又去哪里了呢? 大安法师答: 你这个问题的前提...天刚亮的时候,一个农夫用他那古老的犁,犁著一块田地。他干得非常卖力,额角上的汗水像大雨似的直冒。朋友们碰巧从...
归宗策真禅师
【五灯会元】
庐山归宗策真法施禅师,曹州魏氏子也。初名慧超,谒法眼。问曰:「慧超咨和尚,如何是佛?」眼曰:「汝是慧超。」师从此悟入。住后,上堂:「诸上座,见闻觉知,只可一度,只如会了是见闻觉知,不是见闻觉知要会么?与诸上座说破了也。待汝悟始得。久立,珍重!」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我向汝道即别有也。」问:「如何是归宗境?」师曰:「是汝见甚么?」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出去。」问:「国王请命,大启法筵。不落见闻,请师速道。」师曰:「闲言语。」曰:「师意如何?」师曰:「又乱说。」问:「承教有言,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尘刹即不问,如何是报佛恩?」师曰:「汝若是,则报佛恩。」问:「无情说法,大地得闻。师子吼时如何?」师曰:「汝还闻么?」曰:「恁么则同无情也。」师曰:「汝不妨会得好!」问:「古人以不离见闻为宗。未审和尚以何为宗?」师曰:「此问甚好。」曰:「犹是三缘四缘?」师曰:「莫乱道。」
上篇:般若敬遵禅师 | 下篇:同安绍显禅师 |
乃禅林师家指导学人所用方法之一,棒打之目的在于警策开悟。世有所谓“德山棒”、“临济喝”之称。其中,德山即经常...
佛五姓
多闻闻持其闻积集
鸡胤部
两部
第五地菩萨相
云何爱断爱修
五菩提
无学见与无学慧
六即
茶末
钵露罗国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
疑人窃斧
善良是一剂药,可以治病,可以诞生奇迹
做好事没得好报?

相貌丑陋自有前因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