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名)佛寺素席也。名山记。谢东山游鸡足山记曰:山之绝顶一僧,洛阳人,留供食,所具皆佳品。予谓野亭曰:此伊蒲...1、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 2、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是指菩萨修习戒定慧三...(一)东晋僧。魏郡长乐(河南安阳)人。生卒年不详。为关中四圣之一。少有出尘之志,十八岁剃发,依僧贤为师,二十岁...(人名)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禅师之谥号。见曹洞二师录。...【七分别】 唯识家将心识的认知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分别。《瑜伽师地论》...指形成佛教教团之出家弟子与在家信徒。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学法尼)、优婆塞(男性在家信徒...何等见至补特伽罗?谓随法行已至果位。...(杂语)有五千比丘怀增上慢之心,释迦将说法华经,彼等谓我既得妙果,何要闻法华,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云何谓已见谛者?所有学慧慧根。及信胜解。见至身证。于四圣谛。已现观。而现观为断余烦恼故。诸根转。是名已知根。...(譬喻)烦恼能漂没三界之人天,故譬诸河。药师经曰:破烦恼壳,竭烦恼河。涅槃经德王品曰:烦恼大河乃能漂没三界人...(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一个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还是聪明之人呢?或者是一位善人,不忍吃弱者的肉! 我的母亲告诉我:在我幼...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亲对儿女的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父母对儿女的感情表达方式也是特...
问: 有重病不吃药,不看医生,仅专注在阿弥陀佛佛号就能治病,是不是很神奇?那各个世界不需要医生了?因为大慈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来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不出门,腿子再痛我也不放松,非...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圆通寺,寺僧因知曹翰的军队风纪不好,大家就吓得四散逃逸,只...「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乐、人人离苦得乐,所以不断地倒驾慈航来人间,在佛陀《本生经...有个人不小心弄丢了针,实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放着的一根铁棒,于是,他突发灵感,拿着铁棒来到河边,找了块...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统观念出发,对出家行为产生片面理解,认为出家人是不行孝道...
清化全怤禅师
【五灯会元】
越州清化全怤禅师,吴郡昆山人也。初参南塔,塔问:「从何而来?」师曰:「鄂州。」塔曰:「鄂州使君名甚么?」师曰:「化下不敢相触忤。」曰:「此地道不畏。」师曰:「大丈夫何必相试。」塔冁﹝丑忍切﹞然而笑,遂乃印可。时庐陵安福县宰建应国禅苑迎师,聚徒本道,上闻赐名清化。僧问:「如何是和尚急切为人处?」师曰:「朝看东南,暮看西北。」曰:「不会。」师曰:「徒夸东阳客,不识西阳珍。」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我却不知。」曰:「和尚为甚么不知?」师曰:「不可青天白日尿床也。」师后还故国,钱氏文穆王特加礼重。晋天福二年丁酉岁,钱氏戍将辟云峰山建院,亦以清化为名,延师开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华表柱头木鹤飞。」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甚么对?」师曰:「眼里瞳人吹叫子。」问:「和尚年多少?」师曰:「始见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见秋叶黄。」曰:「恁么则无数也。」师曰:「问取黄叶。」曰:「毕竟事如何?」师曰:「六只骰子满盆红。」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师曰:「长江无间断,聚沫任风飘。」曰:「还受祭祀也无?」师曰:「祭祀即不无。」曰:「如何祭祀?」师曰:「渔歌举桌,谷里闻声。」忠献王赐紫方袍,师不受。王改以衲衣,仍号纯一禅师。师曰:「吾非饰让也,虑后人仿吾而逞欲耳。」开运四年秋,示寂。时大风摧震竹木。
上篇:芭蕉慧清禅师 | 下篇:黄连义初禅师 |
为魔名之一。据奋迅王问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光明无垢光王如来出世时,有一魔子名遮,率领八万四千众魔,欲恼乱金刚...
伊蒲馔
五行
僧睿
悟本
七分别
九众
见至补特伽罗
五千上慢
修多罗
已知根
烦恼河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医学博士为什么要素食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在凡夫层面上,有病还是要到医院看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不知道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针丢了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