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亡虑绝之空也。万有之真相,亦非有,又非如吾人思惟之空,超于言语思虑之外,假名为空也。谓...【烦恼发业有三种】 p1194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烦恼发业、略有三种。一、相应发,二、亲生发,三、增上发...(经名)一卷,唐地婆诃罗译,说佛在忉利天为观音菩萨分别: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之一...(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住于佛住】 p0662 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住于佛住者:显示世尊观所调化殊胜功德。谓住大悲,昼夜六时,观世间...1、楞伽经所说之七空。一、相空,即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即性自之空;三、行空,三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术语)Sthūlātyaya,六篇中第六小罪之名。见慧琳音义六十。...(术语)Vinaya,新云毗奈耶。旧云毗尼。律藏之梵名也。楞严经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疏曰:毗尼,此云善治,亦即...【所知法】 p0735 品类足论六卷二页云:所知法云何?谓一切法,是智所知,随其事。此复云何?谓苦智知苦,集智...【表义名言】 p0793 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表义名言,卽能诠义音声差别。...指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相应于菩萨阶位之六种法忍之第五。即等觉菩萨断除无明惑染,安住于自性清净心而不动之位。...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我们有很多人虽然念佛不一定心里能够笃定,就是这种自信心往往有时候还生不起来,会问说我到底能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二(节选) 禅的基础白骨观(禅修参考) 贪爱女身者,多计女...人世间的物质财富是非常有限的;然而,人对物质财富拥有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世人虽然都知道知足者常乐的道理,但是...目犍莲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以神通第一着名。普通人不能看见、不能听到、不能做到的事情,他都能够看到、听到...
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属于中品往生的,我们来举一个,宋代有位比丘叫法持,他相信净土法门,修净土忏...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来开悟的人,都是在丛林下禅堂里开悟的比较多。譬如近代云居山...
在佛教中,有二十天神,也叫二十诸天,是佛教著名的护法天神,本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二十位天神,司职罚恶护善,后来...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法如愿。 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就是广行布施,设宴...
双峰古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双峰古禅师,本业讲经,因参先双峰。峰问:「大德甚么处住?」曰:「城里。」峰曰:「寻常还思老僧否?」曰:「常思和尚,无由礼觐。」峰曰:「只这思底便是大德。」师从此领旨。即罢讲席,侍奉数年。后到石霜,但随众而已,更不参请。众谓古侍者尝受双峰印记,往往闻于石霜。霜欲诘其所悟,而未得其便。师因辞去,霜将拂子送出门首,召曰:「古侍者!」师回首。霜曰:「拟著即差,是著即乖,不拟不是,亦莫作个会。除非知有莫能知之。好去!好去!」师应喏喏,即前迈寻。属双峰示寂,师乃继续住持。僧问:「和尚当时辞石霜,石霜恁么道意作么生?」师曰:「只教我不著是非。」﹝玄觉云:「且道他会石霜意不会?」﹞
上篇:洪州米岭和尚 | 下篇:资福如宝禅师 |
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上六根之意根。于十二处中,意根收摄其他六...
不可得空
烦恼发业有三种
造塔功德经
本体
住于佛住
七空
窣吐罗底迦
毗尼
所知法
表义名言
无垢忍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唐代高僧怀玉禅师

修行人应断除淫欲
心淡如水福自多
严禁神通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在大众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们的加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