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语 tisro-duhkhatāh。(一)依苦之性质,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一)苦苦(梵 duhkha-duhkhatā),有漏行蕴中...【转依四义】 p1408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一、能转道,二、所转依,三、所转舍,四、所转得。如成唯识论十卷四页至...【半择迦有三种】 p0527 瑜伽五十三卷十页云:又半择迦略有三种。一、全分半择迦。二、一分半择迦。三、损害半择迦...谓随从他人之意而不拂逆。法华经卷一序品有供养诸佛、随顺(梵 ānulomikī)行大道、具六波罗密之说。同经卷四“五...(地名)又作憍萨罗Kosala,舍卫国之本名也。...法华宗的三部经典,即:佛说无量义经、妙法莲华经、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为息止惑障所修之五种观法。又作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五门禅。即:(一)不净观(梵 a?ubhā-smrt...【身语无热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无热现行?远离苦行热恼下劣欲解故。谓离外道下劣欲解行诸...(地名)即清凉山也。...谓十法界都是吾人一心所造出来的。...(杂名)唐碑名。塔为大达法师所建。裴休撰文。柳公权书。碑本在长乐南原。后移西安府学。见金石史。...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念佛人临命终时,注意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发愿都是临命终时来接引,不是说你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现在我们...
修道如果懂了《黄帝内经》,你就会更加谦卑,知道自己业障有几分。业障重不重,从这个色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了。为什么...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列十种: 一、无惭: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头,每愿是不同的,这叫别相;但是,同名行愿,是同相。那么,...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
径山道钦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径山道钦禅师者,苏州昆山人也。姓朱氏。初服膺儒教,年二十八,遇素禅师,谓之曰:「观子神气温粹,真法宝也。」师感悟,因求为弟子。素躬与落发,乃戒之曰:「汝乘流而行,逢径即止。」师遂南迈,抵临安,见东北一山,因问樵者。樵曰:「此径山也。」乃驻锡焉。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山上有「鲤鱼,海底有蓬尘。」马祖令人送书到,书中作一圆相。师发缄,于圆相中著一点,却封回。﹝忠国师闻,乃云:「钦师犹被马师惑。」﹞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汝问不当。」曰:「如何得当?」师曰:「待吾灭后,即向汝说。」马祖令智藏来问:「十二时中以何为境?」师曰:「待汝回去时有信。」藏曰:「如今便回去。」师曰:「传语却须问取。」曹溪崔赵公问:「弟子今欲出家,得否?」师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公于是有省。唐大历三年,代宗诏至阙下,亲加瞻礼。一日,同忠国师在内庭坐次,见帝驾来,师起立。帝曰:「师何以起?」师曰:「檀越何得向四威仪中见贫道。」帝悦,谓国师曰:「欲锡钦师一名。」国师欣然奉诏,乃赐号国一焉。后辞归本山。于贞元八年十二月示疾,说法而逝。谥大觉禅师。
上篇:佛窟惟则禅师 | 下篇:天台云居智禅师 |
【七种颠倒行】 p0061 显扬一卷十八页云:复有七种颠倒行。一、邪解行,二、不解行,三、非解非不解行,四、执...
三苦
转依四义
半择迦有三种
随顺
拘萨罗
法华三部
五停心观
身语无热现行
清凉世界
十界唯心
玄秘塔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兑现这个愿

别把生命的能量,都消耗在享受上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美丽」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