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Skandha,巴Khandha,又作干度。译曰聚,蕴,积,藏,结,节。论律中篇章之名。南山戒疏一下曰:受法戒法,...【置记】 p1255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四者、置记。由四因缘,默置而记。谓无体性故。甚深等故。此广如前思所成地...梵名 Svātantrika。为印度佛教中观派之分支。约于西元五、六世纪间,由中观论师众护(梵 Sajgharaksita,音译僧伽...这是大乘菩萨戒以外的微细行仪。...【二种粗重】 p0026 瑜伽五十八卷十七页云:复次略有二种麁重。一、漏麁重,二、有漏麁重。漏麁重者:阿罗汉等...唐代僧。蒲津人,俗姓郭。素以传讲为事,诲人不倦。德宗建中二年(781)应吐蕃王庭之请,与文素入藏讲译佛经。贞元...【修伽陀】 秦言好去。大论云:于种种诸深三摩提,无量智慧中去。或名修伽度。此云善逝。菩萨地持经云:第一上...(术语)佛法外之法。如荼吉尼之法,阿尾舍之法等。...(术语)律宗禅宗也。又律师禅师也。...梵语 anāsrava-dharma。为“有漏法”之对称。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下):“虚空等三种...(一)指人之三种恶心。人有此三恶,故甚难加以教化。即:(一)心性狠毒鄙陋,不能接纳善言。(二)器量狭小,常怀嫉妒,...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问: 我们大学生学佛,总会被别人看成另类,法师您对大学生学佛有什么忠告或建议?大学生学佛,有什么时代意义? 大...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 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十方如...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都修成了菩提正果,并称五智如来。佛认为:修行人仅仅依靠念诵...1、资财散失;2、现多疾病; 3、因兴斗争;4、增长杀害; 5、增长嗔恚;6、多不如意; 7、智慧渐寡;8、福德不增;...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今开十端,众当谛听: 一不欺心 谓盗常住物,骗施主物,装佛印经,斋僧起会,造寺铸钟,修桥砌...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刚才拜了一下,也借花献佛把所得的哈达也献给这个殿主了,为...
鹤林玄素禅师
【五灯会元】
润州鹤林玄素禅师者,延陵人也。姓马氏。晚参威禅师,遂悟性宗。后居鹤林寺。一日有屠者礼谒,愿就所居办供。师欣然而往,众皆见讶。师曰:「佛性平等,贤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即度之。复何差别之有!」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会即不会,疑即不疑。」又曰:「不会不疑底。不疑不会底。」有僧扣门,师问:「是甚么人?」曰:「是僧。」师曰:「非但是僧,佛来亦不著。」曰:「为甚么不著?」师曰:「无汝栖泊处。」
上篇:天柱崇慧禅师 | 下篇:佛窟惟则禅师 |
凡四卷。全称圆满本光国师见桃录。又作本光国师语录、灵云见桃录。日本临济宗僧大休宗休(1468~1549)撰。收于大正...
犍度
置记
依自起派
八万细行
二种粗重
良秀
修伽陀
外法
律禅
无漏法
三恶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大学生学佛,总被别人看成另类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五方佛
饮酒的三十六过失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