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涅槃经二十八曰:愿作心师,不师于心。...即不克行广作法时,所修之简略念诵法。据金轮时处仪轨载,行者因事忙修广法恐有缺漏,或不好行广轨者,皆可修此法。...(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凡十二卷。清代佛冤彻纲撰,性纯等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内容包括佛冤住持内江古字山诸古禅院、成都府威凤...(术语)阿罗汉及如来等也。以是能具诸胜功德,及供养之则生胜功德故也。田者能生之义。俱舍光记十八曰:德田谓余阿...(杂语)以贝多树叶书经文,故云贝叶经。酉阳杂俎曰: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婆...禅林用语。意指绝对真理朗然呈现于一切处。同于“遍界不曾藏”一语。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大五一·三四八下):“雪峰...(术语)比丘二难之一。本妇淫女等来诱调比丘,为净行作障难,故云梵难,为梵行之难也。见行事钞上四。...有二说:(一)指苦岸、萨和多、将去、跋难陀等四比丘。此四比丘本为过去大庄严如来之弟子,于如来灭度后舍弃第一义无...(图像)不空罥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有三说:一者三面十臂,一者三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若有一法为一切法所依,能令一切法住持相续者,则该法为一切法之依持。此说为地论宗南北两道派诤论之焦点。南道派倡...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后问我:师父,你看我适合出家吗? 我反问他:你能适应出家吗? 从某种角度而言,出家就跟婚姻一...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季密宗盛行,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集诸佛密咒,以梵文(或藏...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这个阿弥陀佛的心就是我们本具的妙明觉心。通过...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尽了一辈子的力,说已经跋涉了千山万水,其实他没有离开过他的...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遇佛授观,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
有道友问:自己从事股票业多年,感觉不务正业,但生活逼迫,却也无法放手。不知如何。 这就扯到对钱的看法的问题。...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瞋之心所致而已。贪心随物质享受而激增,稍不遂,则竞争随之。...
青原行思禅师
【五灯会元】
吉州青原山静居寺行思禅师,本州安城刘氏子。幼岁出家,每群居论道,师唯默然。闻曹溪法席,乃往参礼。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甚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师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会下学徒虽众,师居首焉。亦犹二祖不言,少林谓之得髓矣。一日,祖谓师曰:「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师既得法,归住青原。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即石头和尚。﹞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第一座问曰:「没师已逝,空坐奚为?」迁曰:「我禀遗诫,故寻思尔。」座曰:「汝有师兄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缘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耳。」迁闻语,便礼辞祖龛,直诣静居参礼。师曰:「子何方来?」迁曰:「曹溪。」师曰:「将得甚么来?」曰:「未到曹溪亦不失。」师曰:「若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迁又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师曰:「汝今识吾否?」曰:「识。又争能识得?」师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迁又问:「和尚自离曹溪,甚么时至此间?」师曰:「我却知汝早晚离曹溪。」曰:「希迁不从曹溪来。」师曰:「我亦知汝去处也。」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他日,师复问迁:「汝甚么处来?」曰:「曹溪。」师乃举拂子曰:「曹溪还有这个么?」曰:「非但曹溪,西天亦无。」师曰:「子莫曾到西天否:」曰:「若到即有也。」师曰:「未在,更道。」曰:「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无人承当。」师令迁持书与南岳让和尚曰:「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钝斧子,与汝住山。」迁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岳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迁曰:「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岳便休。﹝玄沙曰:「大小石头被南岳推倒,直至如今起不得。」﹞迁便回。师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迁曰:「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钝斧子,只今便请师垂一足。」迁便礼拜,寻辞往南岳。荷泽神会来参,师问:「甚处来?」曰:「曹溪。」师曰:「曹溪意旨如何?」会振身而立。师曰:「犹带瓦砾在。」曰:「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么?」师曰:「设有,汝向甚么处著?」﹝玄沙云:「果然。」云居锡云:「只如玄沙道,果然是真金?是瓦砾?」﹞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庐陵米作么价?」师既付法石头,唐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升堂告众,跏趺而逝。僖宗谥弘济禅师、归真之塔。
上篇:长庆道巘禅师 | 下篇:石头希迁禅师 |
(术语)四食之一。又作团食。揣抟字通。以手握食为丸而食之也。是印度人之食法,指欲界中一切之食物。印度人手握饭...
愿作心师
略念诵法
八识
佛冤禅师语录
德田
贝叶经
堂堂密密
梵难
四恶比丘
形像
依持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你适合出家吗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当淫欲心在活动时,你要回光返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