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一)梵语 trsnā, tosayati, priya,巴利语 piya 之意译。又作爱支。十二因缘之一。意为贪恋执著于一切事物。基督...(术语)天台圆教之三身也。如法相宗权教,修因感果之佛,为报三大劫修行之因而成之佛,故谓之为有为法佛。圆教之佛...【外心散乱】 p0492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闹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梵语 duskara-caryā 或 tapas。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行。主要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诸苦行。佛教之...尽智者,谓由因尽所得智,或缘尽为境,所以者何?由有尽故而起此智,名为尽智,或缘尽为境故名尽智。此义意言,于此...(杂语)中有之身,彷徨而求生缘,譬如旅客也。往生十因曰:形无常住,只有守尸之鬼。神无常家,独跰中有之旅。悲哉...(术语)禅宗住持之诲示,谓之因缘。开示后,对之大展三拜或九拜,谓之。谢因缘。见象器笺十二。...(杂语)阿字有四种功用。大疏七谓:如来真言于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成立相...五百之数既多非可具列于第下也 次诸三昧而辩陀罗尼门者。若依论解三昧。但是心相应法陀罗尼。或心相应。或不相应。...禅林用语。系于敦促注意时所用之语。生,为语助词。介石智朋禅师语录小参条中有“诸人好生听取”一语,石溪心月禅师...【能得慧】 p0893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能得慧者:谓总持一切能引义利所有善慧,生长增益。...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无论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谛为根本, 如佛经里面讲,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修行学佛必须了解人生是苦,假使没...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都需要诵持的内容,法力非常殊胜。诵持楞严咒的时候,附近的诸...「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怎么叫能仁呢?就是...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 《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
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信法,是为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二者,佛灭度后,福慧日浅,罪...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菜根谭》 一个人,虽心地洁净,有视富贵功名...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问题,阿弥陀佛就是让十方恶业凡夫分三步走来解决成佛的问题...
刺史陈操尚书
【五灯会元】
睦州刺史陈操尚书,斋次,拈起糊饼,问僧:「江西、湖南还有这个么?」曰:「尚书适来吃个甚么?」公曰:「敲钟谢响。」又斋僧次,躬自行饼,一僧展手拟接,公却缩手,僧无语。公曰:「果然!果然!」问僧:「有个事与上座商量,得么?」曰:「合取狗口。」公自掴口曰:「某甲罪过。」曰:「知过必改。」公曰:「恁么则乞上座口吃饭,得么?」又斋僧自行食次,乃曰:「上座施食。」僧曰:「三德六味。」公曰:「错。」僧无对。又与僚属登楼次,见数僧行来,有一官人曰:「来者总是行脚僧。」公曰:「不是。」曰:「焉知不是?」公曰:「待来勘过。」须臾僧至楼前,公蓦唤。「上座!」僧皆举首。公谓诸官曰;「不信道。」又与禅者颂曰:「禅者有玄机,机玄是复非。欲了机前旨,咸于句下违。’
上篇:金华俱胝和尚 | 下篇:长庆道巘禅师 |
梵语 duskara-caryā。又作苦行。为“易行”之对称。于宗教修行上难以实践之行为,泛称为难行;反之,易修之行为,...
爱
无作三身
外心散乱
苦行
尽智
中有之旅
谢因缘
阿字具四用
五百陀罗尼
好生
能得慧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知苦才能离苦

睡觉时能戴着楞严咒吗
「悲」的三种含义

五戒之邪淫戒

释尊以三重大悲悯念众生

真正自由的人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