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褰衣蹑波,若履平地,回顾曰:「渡来!渡来」师曰:「咄!这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讫不见。师后游京师,因人启发,乃往参百丈。丈问:「巍巍堂堂,从何方来?」师曰:「巍巍堂堂,从岭南来。」丈曰:「巍巍堂堂,当为何事?」师曰:「巍巍堂堂,不为别事。」便礼拜。问曰:「从上宗乘如何指示?」丈良久。师曰:「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丈曰:「将谓汝是个人。」乃起,入方丈。师随后入,曰:「某甲特来。」丈曰:「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吾。」
丈一日问师:「甚么处去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丈拈斧作斫势。师即打丈一掴。丈吟吟而笑,便归。上堂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师在南泉普请择菜次。泉问:「甚么处去?」曰:「择菜去。」泉曰:「将甚么择?」师竖起刀,泉曰:「只解作宾,不解作主。」师以刀点三下。泉曰:「大家择菜去?」泉一日曰:「老僧有牧牛歌,请长老和。」师曰:「某甲自有师在。」师辞南泉,泉门送,提起师笠曰:「长老身材没量,大笠子太小生?」师曰:「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泉曰:「王老师[渐/耳]!」师戴笠便行。
师在盐官殿上礼佛次,时唐宣宗为沙弥,问曰:「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师曰:「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礼如是事。」弥曰:「用礼何为?」师便掌。弥曰:「太粗生!师曰:「这里是甚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掌。
裴相国镇宛陵,建大禅苑,请师说法。以师酷爱旧山,还以黄檗名之。公一日拓一尊佛于师前,跪曰:「请师安名。」师召曰:「裴休。」公应诺。师曰:「与汝安名竟。」公礼拜。
师因有六人新到,五人作礼,中一人提起坐具,作一圆相。师曰:「我闻有一只猎犬甚恶。」僧曰:「寻羺羊声来。」师曰:「羺羊无声到汝寻。」曰:「寻羺羊迹来。师曰:「羺羊无踪到汝寻。」曰:「寻羺羊踪来。」师曰:「羺羊无踪到汝寻。曰:「与么则死羺羊也。」师便休去。明日升堂曰:「昨日寻羺羊僧出来!」僧便出。师曰:「昨日公案未了,老僧休去。你作么生?」僧无语。师曰:「将谓是本色衲僧,元来秖是义学沙门。」便打趁出。
师一日捏拳曰:「天下老和尚,总在这里。我若放一线道,从汝七纵八横,若不放过,不消一捏。」僧问:「放一线道时如何?」师曰:「七纵八横。」曰:「不放过,不消一捏时如何?」师曰:「普。」
裴相国一日请师至郡,以所解一编示师。师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曰:「会么?」裴曰:「未测。」师曰:「若便恁么,会得犹较些子。若也形于纸墨,何有吾宗?」裴乃赠诗一章曰:「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师亦无喜色。自尔黄檗门风,盛于江表矣。
一日上堂,大众云集。乃曰:「汝等诸人欲何所求?」以拄杖趁之,大众不散。师却复坐曰:「汝等诸人尽是[口*童]酒糟汉。恁么行脚,取笑于人。但见八百一千人处便去,不可图他热闹也。老汉行脚时,或遇草根下有一个汉,便从顶门上一锥。看他若知痛痒,可以布袋盛米供养他。可中总似汝如此容易,何处更有今日事也。汝等既称行脚,亦须著些精神好。还知道大唐国内无禅师么?」时有僧问:「诸方尊宿尽聚众开化,为甚么却道无禅师?」师曰:「不道无禅,祗是无师。阇黎不见马大师下有八十四人坐道场,得马师正法眼者止三两人。庐山归宗和尚是其一。夫出家人,须知有从上来事分始得。且如四祖下牛头,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捩子。有此眼目,方辨得邪正。宗党且当人事,宜不能体会得。但知学言语念,向皮袋里安著,到处称我会禅,还替得汝生死么?轻忽老宿,入地狱如箭。我才见汝入门来,便识得了也。还知么?急须努力,莫容易事,持片衣口食,空过一生。明眼人笑汝,久后总被俗汉算将去在。宜自看远近,是阿谁面上事。若会即便会,若不会即散去。珍重!」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便打。自余施设,皆被上机。中下之流,莫窥涯涘。唐大中年终于本山,谥断际禅师。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平正有三。一村平正。二城平正。三国平正。此诸平正。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平正。...(一)(662~725)唐代僧。为南山律宗道宣法系第四世。新定遂安(浙江)人。未出家前即信奉佛教,常不辞劳悴,四出求...四曼,为四种曼荼罗之略称;相,谓相状差别;大,谓周遍。为体、相、用三大之一。密教建立大、三昧耶、法、羯磨等四...【爱名差别】 p1203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于此中、无差别相,凡诸所有染污希求,皆名为爱。又卽此爱、集谛摄故;...(天名)Vajravikirna,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故以伞盖为三摩耶形。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二。...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处善巧?佛言。智者于十二处。如实知见。是处善巧。谓如实知见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六地断障证真】 十地中现前地的菩萨,加修平等利生之行,智慧现前,即断粗相(于四谛中,执苦集为染,执道灭为净...缠有八种,谓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悭、无惭、无愧,数数增盛。缠绕于心故名缠,由此诸缠数数增盛缠绕一切观...(流派)涅槃宗之异名也。涅槃经说涅槃常住之义,故名常修多罗,彼宗成于此经,故称常修多罗宗。如云涅槃宗。...亦名:无场大界界形、大界界形、界形 子题:别住、界形五相、界形十七相、长圆别住、四角别住、水波别住、自性别住...凡二卷。印度婆素跋陀阿罗汉撰,苻秦鸠摩罗佛提译。又称四阿含暮抄、四阿鋡暮抄经、阿含暮抄解。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今天过去,明天还不知道是否属于自己;你我都是一样!人生短暂似那朝阳和日暮,又好像春花、夏夜、秋日、冬雪,一年...
为善就好像掘井一样,只要井掘开了将水汲出来同样会再涌出泉水,最怕的是我们不懂得掘井,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只...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曾救活过很多绝症病人,他曾给佛陀和僧众看过病,还把国王赏赐...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观无量...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是自然的不加造作的道理。所以我们对这一世的所作所为造什么业...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议发起,拜访了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聆听本老对我们要孝顺父母...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长眉罗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根据经典的记载,他现在仍在世...
黄檗希运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庞蕴居士 | 下篇:长庆大安禅师 |
梵名 Bāhu?rutīya。意译为多闻部。小乘佛教二十部之一。佛陀灭度后,佛教分裂为上座、大众二部,后逐渐更分为四部...
对平正
慧朗
四曼相大
爱名差别
金刚摧天
智者于处善巧
六地断障证真
缠
常修多罗宗
摄僧无场大界界形
四阿含暮抄解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耕耘

供养佛陀的发霉玉米团

富贵修行难

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