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子题:理体三宝佛先法次僧后、化相三宝佛先法次僧后、住持三宝僧初法次佛后、一体三宝法先僧次佛后 戒本疏·释皈敬...【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 p0288 瑜伽六十三卷一页云:复次心清净行苾刍,略有五种等持相违厚重过失,能为定障。一...【十力】 p0098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如来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自业智力,三者、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故事)王常侍参睦洲踪禅师。一日踪问今日何故入院迟?王云:为看马打球故来迟。踪云:人打球耶?马打球耶?王云:...梵名 Vajracchedikā-prajāpāramitopade?a。凡三卷。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金刚般若经论、金刚般若论...(流派)玉泉谓天台宗,玉花谓法相宗。出新译之经论于支那传法相宗者,玄奘师也。故就其所居谓之玉花。...亦名:若有他问者即应如实答 子题:若有他问者、如二比丘相问答 含注戒本·戒经序:“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佛言如...禅林用语。以归家有安稳着落之感,比喻远离迷妄生活,一念发心,修行佛道,彻求心证。碧岩录第一则(大四八·一四○...即施与往来路人之所需要者。又称摄待、门茶。于印度有作福舍供往来旅客之住宿。中国、日本亦设有义井,以提供清水,...(人名)唐代人。乡贯未详。师事盐官齐安,承南宗禅之奥旨。为其上首。应日本橘皇后之请,至彼国,为檀林寺开山。居...(术语)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内心。 安住声色 不对世间起心动念 佛陀在世时,常教...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一念...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临终者进行临终关怀,念佛助其正念,是一场自利利他的殊胜的佛...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善根。出家跟俗世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沙弥、净...问: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作梦中佛事,宴坐水月道场。」因果、福报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它...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侯门户但寒云。 身登上品方为贵,心悟真如始立勋。 却到莲池...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证:如果他自称开悟,但并没有对净土产生信心,则证实他没有开...
龙山和尚
【五灯会元】
潭州龙山和尚,﹝亦云隐山。﹞问僧:「甚么处来?」曰:「老宿处来。」师曰:「老宿有何言句?」曰:「说则千句万句,不说则一字也无。」师曰:「恁么则蝇子放卵。」僧礼拜,师便打。洞山与密师伯经由,见溪流菜叶,洞曰:「深山无人,因何有菜随流,莫有道人居否?」乃共议拨草溪行,五七里间,忽见师羸形异貌,放下行李问讯。师曰:「此山无路,阇黎从何处来?」洞曰:「无路且置,和尚从何而入?」师曰:「我不从云水来。」洞曰:「和尚住此山多少时邪?」师曰:「春秋不涉。」洞曰:「和尚先住,此山先住?」师曰:「不知。」洞曰:「为甚么不知?」师曰:「我不从人天来。」洞曰:「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师曰:「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于今绝消息。」洞山始具威仪礼拜。便问:「如何是主中宾?」师曰:「青山覆白云。」曰:「如何是宾中主?」师曰:「长年不出户。」曰:「宾主相去几何?」师曰:「长江水上波。」曰:「宾主相见,有何言说?」师曰:「清风拂白月。」洞山辞退,师乃述偈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因兹烧庵,入深山不见。后人号为隐山和尚。
上篇:浮杯和尚 | 下篇:庞蕴居士 |
宋代僧。天台宗山外派第三世。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慈光晤恩之门人。曾与同门洪敏作难辞二十条,以阐扬其师之宗义。...
三宝次第
五种厚重过失能为定障
十力
常侍看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玉泉玉花两宗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
归家稳坐
接待
义空
柔软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找小鸟当证人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