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生身之相】 p059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七页云:复言:世尊!何缘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同行相应者,谓心心法于一所缘展转同行,此同行相应复有多义,谓他性相应非己性,如心不与余心相应,受不与余受相应...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前后相反者,有三义故。广教制虽在后,今说必应初明。一、以时机须尔。末代钝根,闻广如睡...(杂名)谓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之偈也。出庄严论。...(术语)具足四重法界之遍一切身也。大疏八曰:供养一切普门身。...何等界法蕴不摄耶?法界中无为法蕴所不摄,此无为法,复有八种,谓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虚空,非择灭...【四清净道】 p0441 瑜伽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有四清净道。一、非功用根圆满,亦非喜乐圆满。二、功用根圆满,非喜乐...十六玄门释之一。同于表诠。为“遮情”之对称。谓张显其所是,直示本有之性德。“遮情、表德”盛用于华严宗、真言宗...又作五俱轮、五拘邻、五俱邻。即佛陀成道之初,于鹿野苑最先度化之五比丘。依法华文句卷四之三,五比丘依序为憍陈如...(譬喻)宝法大士之语也。通玄钞曰:德公云:若欲有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言不见己心...隐藏自己身形之法,即隐身术。据龙树菩萨传载,龙树未出家前,曾学隐身法,入国王之后宫侵凌侍女;其法系以七十种药...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难屠替一位富翁看顾牛只,虽然只是个牧牛人,但他尽可能存钱。有机会,他就到富翁的家去,也因此有些机会能够遇见佛...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岂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来看这一段。一般无论是大...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吃茶去》,讲了我们要安住当下,如果你是学生,那就安住当下好好学习;如果你是老师,那就...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旦你的心门打开了,心态调好了。在现...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我们...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言语,言语它是三苦的根本,意思就是说,外道只知道去虚妄执著...
大阳和尚
【五灯会元】
大阳和尚,因伊禅师相见,乃问伊禅:「近日有一般知识,向目前指教人了,取目前事作这个,为人还会文彩未兆时也无?」曰:「拟向这里致一问,不知可否?」师曰:「答汝已了,莫道可否。」曰:「还识得目前也未?」师曰:「若是目前,作么生识?」曰:「要且遭人检点。」师曰:「谁?」曰:「某甲。」师便喝,伊退步而立。师曰:「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曰:「雪上更加霜。」师曰:「彼此无便宜。」
上篇:齐峰和尚 | 下篇:红螺和尚 |
(物名)椅子前承足之小ㄦ也,又曰脚凳。毗奈耶杂事作承足床,僧祇律作承足机。...
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生身之相
同行相应
说戒中广教先说略教后说
四第一偈
一切普门身
界法蕴不摄耶
四清净道
表德
五俱伦
骑驴觅驴
隐形法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对抗危险的唯一保障是正确的心念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哪里没有佛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随顺世缘离纠缠
心态决定思想

点亮心灵之光
